德國社民黨制定第二部綱領——即1891年《愛爾福特綱領》時,恩格斯曾給予大量理論指導。這部綱領包括理論和實際政策兩個部分,分別由卡爾·考斯基和愛德華·伯恩施坦執(zhí)筆撰寫。由于理論與實際政策部分缺乏有機銜接,導致理論與實踐、最終目標與現(xiàn)實政策的脫節(jié)。此后,德國工人運動的發(fā)展趨勢是逐漸放棄階級斗爭、尤其是暴力的階級斗爭,轉而走向議會民主制。
總體而言,德國社民黨在19世紀末期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指導地位,并歷經(jīng)兩次世界大戰(zhàn),直到1959年制定的《哥德斯堡綱領》才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不再把馬克思主義視為黨的指導思想,轉而主張世界觀的開放性和多元化。但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一直存在。在《哥德斯堡綱領》頒布30年之后、兩德統(tǒng)一前夕的1989年,德國社民黨制定的《柏林綱領》重新肯定了該黨的馬克思主義淵源?!栋亓志V領》中寫道:“具有各種不同基本信念和信仰的人在德國社會民主黨中進行合作。他們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是以共同的基本價值和相同的政治目標為基礎的。歐洲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想淵源來自于基督教、人道主義哲學、啟蒙主義思想、馬克思的歷史和社會學說以及工人運動的經(jīng)驗。”③之后,德國社民黨在2007年最新制定的《漢堡綱領》中,再度重申了社民黨的馬克思主義淵源:“自1959年《哥德斯堡綱領》以來,它認為自己是左翼人民黨,它植根于猶太教和基督教、人道主義和啟蒙運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分析和工人運動的經(jīng)驗。”④
半個多世紀以來,德國社民黨不再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但它也并未徹底否定或反對馬克思主義,至少它仍然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身理論來源的一個組成部分。德國社民黨的這種轉型也是由客觀環(huán)境和德國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所決定的。在議會民主制條件下,一個政黨要上臺執(zhí)政,就要爭取得到多數(shù)選民的支持,而在二戰(zhàn)后的德國,單純依靠工人階級,已難以取得這樣的多數(shù)。
實際上,德國社民黨與馬克思的淵源持續(xù)至今。德國西南邊境特里爾市的布呂肯街10號是馬克思的出生地。后來,這里曾被改為鐵器店,德國社民黨在1928年以近10萬帝國馬克的價格從私人手中買下這座房子。納粹上臺后,房屋被占領,內(nèi)部文物慘遭洗劫,直到二戰(zhàn)后才歸還給社民黨。1947年5月5日,即馬克思誕辰129周年紀念日,這里被辟為對外開放的馬克思紀念館,至今仍由親德國社民黨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持有和運行。1981年,艾伯特基金會又在特里爾建立了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主要從事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搜集整理及版本研究工作。目前,艾伯特基金會還是參與編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成員之一。
殘酷的高壓和迫害使德國社民黨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政黨,即使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也依然存續(xù)發(fā)展,除了理論上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外,該黨獨特的組織傳統(tǒng)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德國社民黨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該黨在俾斯麥的反社會黨人法(1878~1890年)時期和希特勒統(tǒng)治時期(1933~1945年)兩度被禁,眾多黨員慘遭迫害。在《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時期,德國社民黨雖然被取締,但該黨黨員仍能以個人身份參與國會及地方議會選舉。因此,社民黨黨員充分利用議會合法講壇積極展開活動,在國會及地方議會中仍維持了社民黨黨團合法的活動空間,成為社民黨能夠維系的一支力量。此外,德國社民黨還建立起各種形式的社團組織,如體育俱樂部、音樂俱樂部、郊游俱樂部等文體活動組織。這些社團組織雖然表面上與政治無關,但卻可以稱得上是德國工人階級的一項偉大組織成就。這種相對獨立于主流社會之外的社會團體小環(huán)境是將德國社民黨黨員維系在一起的重要紐帶,社民黨的組織得以因此存續(xù)。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構建的這種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也有利于解放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