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多人心里,“杠杠”意味著蠻不講理,不管你如何優(yōu)秀,只要缺了某項,就要被否決或淘汰。不過,若不劃“杠杠”,現實競爭可能會更無序。要告別“杠杠”,放活社會,不僅掌權者應尊重權力,社會大眾也應少一點名利心和鉆營術,多一點規(guī)則意識與平民心態(tài)。
【關鍵詞】指標考核 規(guī)則意識 平民心態(tài)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很久以來,社會上一直流行“不劃杠杠則亂,一劃杠杠則死”的說法。劃“杠杠”是我國政府和社會最常見的管理手段之一。君不見,政壇上計劃生育“一票否決”、社會穩(wěn)定“一票否決”,乃至各種指標考核甚囂塵上;大學里沒主持什么級別以上的課題不能晉升什么崗位、沒出國多久不能參評教授或副教授等“門檻”風行一時。
不獨今日如此,史上也不例外。魏晉九品中正制原本“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為世族高卑”,選人強調以才、德、家世為準,延至后來不問才、德,只重家世,只要有高貴的血統,就可“平流進取,坐至公卿”。隋唐科舉所考詩文原本形式多樣,不束性靈,延至明清,考生須守僵化的八股程式。表面看來,這些變化確實有些荒謬,但荒謬的背后卻不乏劃“杠杠”的影子。既然才、德很不好拿捏,傳統詩賦、時務策評閱起來又過于主觀,唯有家世歷歷可尋、八股可使評卷臻于客觀,那么以家世為唯一、以八股論是非,雖顯失公正、扼殺靈性,但也多少有那么一點“合理”和“必然”了。
在很多人心里,“杠杠”意味著蠻不講理,不管你如何優(yōu)秀,多么盡心盡力,只要缺了某項,就要被否決或淘汰;它令身處“一票否決”重壓下的基層干部有時為了完成無法完成的高指標而不得不造假;它讓繾綣書齋、“怕求人”的大學教師為核心期刊論文、課題等而不得不長袖善舞。“杠杠”是指揮棒,使大家團結一致朝“指標”看,拼著老命向“政績”出發(fā)。“杠杠”是基層干部眼里的“南霸天”,是謙謙書生心中的“黃世仁”。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不劃“杠杠”,現實競爭可能會更無序,即所謂“不劃杠杠則亂”。以大學職稱晉升為例,若無核心期刊論文、課題等死“杠杠”,大學恐怕會生產出更多書記教授、處長教授,老老實實做學問的人怕是更難有出頭一天。同樣,若不以GDP等硬指標為依據,則干部選任可能會更無序。
“杠杠”有時的確很可惡,但它也常出于無奈。之所以風行,原因之一是掌權者對權力缺乏起碼的尊重,只要稍有機會就會利用它來為“關系”效力,進而制造社會不公。比如,某校職稱評審原本規(guī)定評教授者須在重要期刊上發(fā)表五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可是,在權力與關系的合謀下,重要與高水平變得無據可依,從而讓次要與低水平得以魚目混珠。這迫使該校不得不將該項標準明確為,在SCI、SSCI檢索期刊上發(fā)表五篇論文。
原因之二是一些人名利心太重、鉆營術太高,稍有蠅頭小利,就拼著老命去搶。不少官員、學者,看重的不是做事和做學問,而是官位或職稱的高低。很少有人以當了高官未辦實事、當了院士沒做大學問為恥。
社會風氣也有“助紂為虐”之嫌。一個人若當了十幾年科長未提副處長,當了十幾年講師未升副教授,則不僅自感無臉見江東父老,還會常被世人譏為“沒本事”。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高度的名利心和高超的鉆營術兼?zhèn)?,二者?ldquo;強強聯合”,可把任何蟻穴掏空做大,讓制度的長堤毀于一旦!既然如此,政府和社會能做的當然只有劃“杠杠”、堵蟻穴,盡管“杠杠”有時確實很沉重、很不講理。
如此說來,要告別“杠杠”,放活社會,不僅掌權者應尊重權力,社會大眾也應少一點名利心和鉆營術,多一點規(guī)則意識與平民心態(tài)。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責編/劉瑞一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