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要充分運用和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依托互聯(lián)網的無限儲存性,在“云中”建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讓大家分享新媒體帶來的學習新體驗,也讓大學生們擁有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世界。
【關鍵詞】新媒體 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高校要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高校是引領社會思潮的重要力量,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要場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的培養(yǎng)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相承接,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這些觀點都為我們培育什么樣的青年學子指明了方向。
新媒體使得信息獲取更加快捷,教學方式更加多元
新媒體是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現代化科技帶來的巨大便捷時也深受其“害”。對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新媒體主要表現在網絡和手機的運用。這深刻改變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甚至影響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網絡時代下,大學生們獲取信息更快捷,以微博、微信、QQ為代表的軟件應用已經深入到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既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手機來獲取知識,解疑答惑。主動探索世界,游弋在互聯(lián)網的“云”中,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這也是另外一種“實踐出真知”。
數字傳媒改變了傳統(tǒng)課題教學的單一性,“慕課”“微課”“網絡精品課程”等都是充分利用和拓展了新媒體功能的多樣化,線上和線下的教學互動合作。一些精品課程的公眾號可以吸引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粉絲”,課程教學、知識傳授完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補充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式,是教育界一次成功的“革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元素是“思想”“政治”和“教育”,我們可以運用互聯(lián)網,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通過QQ簽名,QQ說說、微信朋友圈等,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學生潛在的思想的苗頭、透露的隱性和顯性的心理方面的問題等,從而有的放矢、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教育、糾錯、化解、安撫、幫助和疏導,做到防微杜漸,事半功倍。
新媒體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性且容易被一些國外勢力利用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新媒體這把雙刃劍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方式還是沿襲了傳統(tǒng)教學,以灌輸為主,效果較差,講授內容也往往相對缺乏創(chuàng)新,因而新媒體的海量信息、知識的快速更新對同學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逐漸造成部分同學依賴網絡,不主動思考,懶于親自動手、學習能力下降。
當前,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寫了一些關于民主和自由的“軟文”,含沙射影地抨擊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抹黑我們的黨和國家,進行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給大學生的思想認識造成了較大干擾,混淆視聽。高校學子年輕氣盛,但是思想還比較稚嫩,政治上不夠成熟,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面對新媒體帶來的各式各樣的信息,同學們還不善于鑒別。“防火墻”再高再強,也擋不住網絡中源源不斷的垃圾信息。物質的豐富、金錢的誘惑、私欲的膨脹,讓個別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扭曲,“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觀念盛行。諸如“扶老人反被訛”“寧可坐在寶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等熱門話題,無疑會影響同學們正確的是非判斷,助長歪風邪氣,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和制止,他們會慢慢走入歧途,甚至導致極端和悲劇事件發(fā)生。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徑
建立“云中家園”,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我們要充分運用和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依托互聯(lián)網的無限儲存性,在“云中”建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比如可以根據學校的需要建立校級、院級和班級“三級”數據庫。學校層面的數據庫收錄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制度、通知,思政學術會議論文集、大型政治教育信息等,滿足高校內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查詢需要。院級數據庫儲存本院的基本信息,和思想道德教育相關的文件、通知、視頻、講座、實踐活動、比賽等。班級數據庫的內容則是豐富多彩的,記錄著班級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和在校生活、思想動態(tài)、交流評論。鼓勵學生登錄使用資源,讓大家分享新媒體帶來的學習新體驗,好像一個建立在網絡虛擬空間的精神家園,既可以提供給廣大思政工作者豐富的教學備課資源,也可以讓大學生們擁有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世界。大學生們可以討論學習、生活,傾訴苦惱,老師或者同學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云”中信息的多樣化使得思政教育多了一份真實性和趣味性。寓教于樂,創(chuàng)新了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移花接木”,提高思政教育的滲透力與時效性。在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者要擅于“移花接木”,熟悉并靈活運用各種APP,將優(yōu)秀優(yōu)質的APP介紹給大家。這些軟件的設計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和學習對象,有不同的學習任務。老師幫助同學們攻堅克難,鼓勵打氣,如虎添翼,錦上添花。另外,我們要熟悉并運用當下的網絡流行語、網絡上的交流溝通習慣,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思政教育教學更接“地氣”,這樣一來,同學們很容易接受,效果也好。比傳統(tǒng)教育反應更快速,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滲透力與時效性。
“喜新也愛舊”,發(fā)揮新舊媒體優(yōu)勢互補的綜合效應 。新媒體有著得天獨厚的傳播和資源的優(yōu)勢,來勢洶洶、發(fā)展迅猛。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將傳統(tǒng)媒體如報紙、廣播、黑板報等和新媒體進行融合,達到新舊媒體的優(yōu)勢互補,從而拓寬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既要“喜新” 也要“愛舊”,充分發(fā)揮利用新舊媒體之間的相互補充的關系,建立新舊教育相結合的有效模式,實現兩者的互通與融合。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出彩”,提高綜合影響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建設。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仿佛是“領頭雁”,學生們可以說是“唯老師馬首是瞻”,我國古代更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傳統(tǒng)??婆e選拔制度有“天子門生”“同科”等不同級別的“朋友圈”,這些都表明,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老師不僅“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是人生道路上攀登成功高峰的指路人、墊腳石。老師擁有較高的學術權和話語權,大都能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如曾國藩“修身治國平天下”。同時,因為封建社會信息溝通極為落后,為師者能壟斷一些知識的來源,讓學生對自己“膜拜”。然而在當今新媒體時代,同學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可以是課堂教學,也可以是在圖書館查找資料或者自學。知識不會被某些部門或者個人壟斷和封鎖。只要有互聯(lián)網,同學們可以通過電腦、移動筆記本或者iPad或者手機等,方便快速的獲取知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已成往事。如此一來,學生掌握的信息和知識可能比老師掌握的更多更新,這就意味著為師者的“水桶”里面要儲備更多的“水”,終身學習不再是一句口號,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科技學院)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黨建課題一般項目《習總書記青年觀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以個性化培養(yǎng)模式為例》(項目編號:16DJYB04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宮承波:《新媒體概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年。
責編/潘麗莉 宋睿宸(見習)
美編/宋揚 王夢雅(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