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政治之間不但相互作用,而且還可能相互轉化
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時變革和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發(fā)展不相適應的部分,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就能夠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反之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和變革,這時變革和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使之與經濟基礎狀況相適應,就能更好地為經濟基礎服務。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但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者上層建筑的變革,有可能對社會發(fā)展起決定作用,也就是說,生產關系的變革有可能成為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決定因素,政治上層建筑的變革有可能成為影響經濟基礎發(fā)展變化的決定因素。
經濟與政治之間不但相互作用,而且還可能相互轉化,即經濟政治化、政治經濟化。所謂經濟政治化,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經濟規(guī)則會轉變?yōu)檎我?guī)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重視經濟主體的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力,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只有充分尊重經濟主體的個人利益和平等權力,才有利于調動經濟主體的積極性,釋放市場活力和創(chuàng)新力,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這個原則可以轉化為政治建設的重要原則,對于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積極意義。所謂政治經濟化,就是人類政治活動的規(guī)則會轉變?yōu)榻洕?guī)則,比如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維護勞動群眾的共同利益,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強調高尚的精神境界對人們的激勵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政治規(guī)則可以轉化為企業(yè)的日常經營管理原則,這將極大改善企業(yè)的經營管理,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yè)競爭力。
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互動的成功經驗
中國進行的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不是放棄社會主義,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根本性質,也是改革開放過程中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互動的根本前提。深刻認識這一點,對于科學把握和正確認識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引領改革開放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人類的未來指明了發(fā)展的方向。在改革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政治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發(fā)揮反作用的具體體現。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既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必須堅持的政治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改革開放的強大思想武器的具體體現,是以政治邏輯統領經濟邏輯的具體體現。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改革之所以失敗,根本原因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對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取得成功具有決定意義。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為改革開放的成功提供強大政治保障。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確保公有制基礎地位不動搖的根本政治保障。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在黨的領導下建立的,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經濟基礎,是黨執(zhí)政的物質基礎,沒有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公有制的建立。同樣,沒有公有制作為物質基礎,黨的執(zhí)政地位就不可能穩(wěn)固。其次,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以人民為中心,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只有堅持以人民中心,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不斷發(fā)展和前進。以人民為中心不是自然而然實現的,必須通過黨的堅強領導來實現。發(fā)展是為了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除了人民利益,沒有任何私利。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高度重視并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為改革開放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證。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政治邏輯,以公有制為主體和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經濟邏輯,政治邏輯與經濟邏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推動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