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體”育人,健康成長。一直以來,我們把體育工作抓實抓好,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健全學生人格品質,強健體魄。我們堅持學校一直重視體育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始終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培養(yǎng)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站在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上,以“體”育人,努力把育中學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身體強健、精神剛毅、自強不息的時代新人。在育英中學,操場成為育中學子最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學校每年舉辦的“體育節(jié)”活動,讓他們在各類體育活動中感受生命的激情。我校在做好普及性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重視校運動隊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學生體育特長,成立了籃球隊、田徑隊、花樣跳繩隊、足球隊等體育社團和專業(yè)隊,通過日常訓練和比賽不斷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
此外,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yǎng),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是培育時代新人的又一重要途徑。我們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根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擁有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用較高的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豐富學生生命發(fā)展,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美育目標,以金帆民樂團為引領,通過搭平臺,建隊伍,優(yōu)環(huán)境,引導學生發(fā)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以人為本,五育并舉,科學育人。“讓每個生命綻放光彩”,我們把生命的“需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感受生命的尊重,豐富生命的內涵,為每個生命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注入新能量,創(chuàng)設新路徑。
全面育人 打造“尚紅勇進”的特色課程
文化興校,課程育人。在70年辦學實踐中,我校始終堅持以西柏坡精神為核心,緊緊抓住課程育人載體,深化課程內涵,提升育人品質,打造“尚紅勇進”的特色課程。
“尚紅勇進”,就是崇尚育英中學紅色文化基因,以西柏坡精神為指引,在不同時期的教育改革中與時俱進,追求卓越。它是“西柏坡精神”的高度凝練,是新課程改革的行動指南。我校充分利用獨特的文化傳統,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轉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我們圍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核心,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框架為藍本,采取頂層設計引領,學科實踐積累為重點的推進方式,逐步完善課程結構,積極建構基礎平臺課程、拓展綜合課程、專業(yè)引領課程的“三位一體”多元課程體系。其體系內容重點探索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接軌的途徑,具體把個人和家庭生活實踐、校園生活實踐、國家與社會實踐、國際事務實踐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同時積極探索開發(fā)社會資源,建設課外學習場所,從個人到家庭,再到校園、到社區(qū)、到區(qū)域,甚至世界,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校本化,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助力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形成“尚紅勇進”學校特色課程群——既滿足學生普及培養(yǎng)又滿足深度發(fā)展需求的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體系,不斷提升學校辦學品質。
尚紅品質,激揚青春。為了豐富學生人文底蘊,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yǎng),我們積極建構“尚紅”特色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校本化為基礎,著力打造學科拓展課程,如“尋根立志” “中華文化” “綜合社會實踐”等系列校本課程。我們每年帶領學生追根溯源,重返學校西柏坡舊址,在感受歷史積淀的人文底蘊的同時,豐富著革命傳統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和歷史責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我們營造具有育中特色的和諧人文校園文化,通過各班創(chuàng)建“西柏坡班”活動,使班集體建設有載體和更高價值追求。而在學科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中,我們積極嘗試學科聯動和跨學科整合,如初一年級的語文課堂搬到了圓明園,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文化經典研讀課,教學內容整合了生物、美術、音樂、文學誦讀、歷史、書法、美食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是一節(jié)既生動又深入的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跨學科實踐課程,讓學生身心在學科融合中綻放精彩。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我們在課程建設中注重開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及藝術課程。讓學生了解民樂、戲曲、刺繡、瓷器、建筑、飲食、語言文字、服裝等民族文化的精髓,如,走進老藝人家里了解二胡的制作過程,走進湖廣會館感受戲曲的文化底蘊,以及制作唐朝服裝、戲曲服裝、京劇臉譜等學習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崇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
激流勇進,再攀高峰。為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和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素養(yǎng),我們積極打造“勇進”特色課程體系,我們認真調研學生需求,開發(fā)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科學創(chuàng)新研究等系列課程。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中,我們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差異性,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選擇。通過有針對性的生涯規(guī)劃教育,逐漸引領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規(guī)劃學業(yè)生涯著手,逐步樹立人生規(guī)劃意識,從而推動生命發(fā)展質量的提升。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2018年我們與科大訊飛牽手,率先建設北京市第一所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學校,以人工智能教育環(huán)境建設為起點,以師生整體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提升為突破,以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輔助的教學減負增效為核心,以學生思維和能力發(fā)展為最終落腳點,合力將人工智能技術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改革驅動力。最終,讓課程與教學激發(fā)新時代育人的活力,讓學生具有挑戰(zhàn)的勇氣、活躍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意識、創(chuàng)造的技能。
課程發(fā)展,教師助力。為了保障課程的高質量開展,我們堅定不移地推動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發(fā)展,期望通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實現育人質量的提高,推動學校內涵的發(fā)展。我們深諳教師的追求必然是教學的有效性,而實現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不是教學形式的花樣翻新,而是揭示學科知識的深刻性、普遍性和有用性,這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真正動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以研教一體化為載體,尊重差異,研究最佳的教學策略,把最具價值的核心知識教給學生,提高教學效能,這也是實現教學創(chuàng)新的起點。我們倡導“導師帶教”,通過與教育科研部門攜手,教師與市級專家“拜師”“結對子”,讓專家走進學校指導老師備課與科研,走進課堂進行聽課與評課,真正直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涵,全面助力教師發(fā)展,讓教師直接享受到最優(yōu)質的研究與實踐指導資源。我們完善高品質的校本培訓,秉承德業(yè)并進的指導思想,通過開展富有實效的校本研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使教師得到真正的成長與發(fā)展。我們以優(yōu)勢學科為重點,傾力打造育英中學的“課程符號”,使課堂真正變成了教師創(chuàng)新思維的沃土,新想法、新設計的搖籃。我們以精品課程為難點,全校老師遵循參與性、時效性、選擇性原則,在教學及科研過程中不斷切磋琢磨,開拓出屬于育中獨具魅力的教育教學文化的旖旎風光。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我們給老師一個支點,就能激活課堂教學改革的活力。我們養(yǎng)正拓新,不斷深化研教一體化內涵發(fā)展理念,逐步形成了用科研支撐學校改進、實現教師隊伍浸潤式的吸收提升,讓學生擁有更多獲得感。我們通過課題引領——研究課激活——校本轉化——常態(tài)教學實踐改進——師生發(fā)展的有效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學校老師參與課程建設實踐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科實踐課程內容整合與實施方式、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實踐探索、小初銜接課程嘗試、大學化學與物理實驗室課程、足球實訓課程等探索逐步展開,通過構建科研型學校,使學校發(fā)展擁有了無限的活力和源源不竭的動力,也使老師們具有了更開闊的眼界和胸懷,更敏銳的眼光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實現從“傳授知識”向“培養(yǎng)人才”轉變,從“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的華麗轉身。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唯有激流勇進才能揚帆遠航。我們的“尚紅勇進”特色課程體系從無形到有形,課程設計打破了學科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社團活動的邊界,給育中學子提供了更多綻放光彩的機會,也給育中教師提供了更多專業(yè)發(fā)展的平臺,堅定了“爬坡過坎不猶豫,中流擊水不懈怠”之時代勇進力量,逐步形成了全面育人的課程體系。
久久為功 推進“焜德常青”為核心引領的育人文化
學校文化彰顯著學校獨特的氣質和內涵,是學校歷史傳承的凝聚和創(chuàng)新。學校文化建設重在營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營造良好的學校育人文化,是樹立學校品牌形象,提升現代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所在。為此,我們力求凸顯“焜德常青”育人文化特色,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讓育人之樹常青,努力將育英中學建設成為一所有文化、有氣質、人文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學校。
明確面向全體思維,提升活動育人成效。我們在每年堅持開展“尋根立志”的活動基礎之上,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弘揚民族精神月”主題特色教育活動,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宣傳民族精神,讓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提升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在養(yǎng)成教育中,我們注重將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融入學生的生活,充分發(fā)揮升旗儀式、班隊會、衛(wèi)生掃除日等常規(guī)活動的教育功能,并開展好重大主題日、紀念活動,如國慶節(jié)、“12·9”、班主任節(jié)、成人禮等活動,積極創(chuàng)建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濃厚氛圍, 讓“焜德常青”的核心育人文化如金色的陽光溫暖地灑向育英中學每個角落,灑向每個育中人的心田,讓每個生命充滿溫暖、美好和希望。
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有為青年。多年來,我校始終牢牢堅守對學生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不放松,按照求是、創(chuàng)新而有成效的理想教育原則,開展扎實而又生動活潑的理想教育活動、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念和信心,引導青年學生逐步樹立遠大理想。因為我們深刻認識到,青年追求什么樣的理想,承擔什么樣的使命,不僅決定著人生事業(yè)的發(fā)展,更關系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要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積極而負責任的公民,就要求我們既要繼承和發(fā)揚學校歷史的豐富內涵,同時又能把握時代的脈搏,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這是我們教育的根本使命。我們努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關注世界,崇尚科學、敢于創(chuàng)新,團結樂群、自律守信,達觀自信、展望未來的核心素養(yǎng)。我們通過學校教育傳達給學生一種高雅的行為準則、一種博愛的精神、一種嚴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的使命擔當。
我們通過“育中大講堂”, 邀請各行各業(yè)的專家進校開壇設講,以此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時代責任感,構筑青年中國夢。通過舉辦模擬聯合國大會,讓學生模擬外交官分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20國集團峰會”等會場中,討論“敘利亞危機的解決”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等問題,增強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思辨能力、國際理解力。我們開展義賣活動,將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給我校友好學校西柏坡中學購買學習用品及體育用品,讓善凝聚,讓愛遠揚。我們的學生社團盡展青春風采,讓每一個孩子有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夢想,讓每一個生命個體煥發(fā)獨特的光彩。
學校開展海洋教育主題研學活動
育人為先一以貫之,立德樹人久久為功。通過“焜德常青”育人文化為核心的引領和滲透,有力地印證了教育事業(yè)常青的蓬勃之力,為實現育人目標增添了有效動力。我們育中德育工作沒有轟轟烈烈,而是樸實生動,落地生根,以其獨有的魅力惠澤生命、塑造品格和提升素養(yǎng),尊重每個生命,讓每個生命遇到最好的自己,讓育人底色更加澄凈而美麗,讓生命之樹常青。正如有的學生說的,“學校沒有給我們大的操場,卻給了我們大的舞臺!”;有的學生表示,“這是一所安安靜靜辦教育的學校”;還有的學生感悟到,“因為傳統,所以育中務實,實的不僅是教育質量,更是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注度”……
育英中學校徽圖案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是一個綠色的底座,既像發(fā)芽的幼苗,又像托起的雙手,圖形上部是一輪火紅的太陽,充滿著勃勃生機和對未來的向往,表達了師者的博愛與青春的激情。她寓意著育英中學永恒的主題和育中人矢志篤行的追求目標——讓我們的學生在育中這片綠草如茵的沃土上成長、成才,讓我們用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這正是育中人肩負的育人使命,也是育中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深刻意蘊。紅日,猶如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所言,“紅日初升,其光大道;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就像那紅日,就像那明天的太陽,溫暖心靈,綻放光彩,而紅色也是我們育中那抹亙古不變的基因色。以紅色和綠色為主基調的?;眨⒁饷篮?,激蕩我們前行的夢想。
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我們將繼續(xù)追求“讓每個生命綻放光彩”的教育理想,讓孩子們在深植“尚紅勇進”的課程文化環(huán)境中自我生長,不斷豐富“焜德常青”育人文化內涵,最終托舉我們“踐行科學育人主陣地,打造全面育人新生態(tài)”的教育夢想,從而塑造育英中學新時代全面育人辦學實踐與探索的金色新品牌!
(作者為北京市育英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