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lián)網(wǎng)及媒體頻繁曝光兒童受性侵害事件。性侵本身就有時間性的規(guī)律。例如夏季,除了天氣炎熱會導致犯罪分子情緒波動,還會因夏天衣著都相對暴露,給予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有研究表明,實際曝光的性侵害案件與真正發(fā)生的性侵害案件比例為1:7,也就是說7個遭受性侵害的孩子中,只有一個會被發(fā)現(xiàn),甚至進入司法程序。此外,很多性侵害案件中,受害的孩子們拒絕對案件陳述,保持沉默。甚至有些家庭出于所謂的“保護孩子”的心態(tài),極力想把事情平穩(wěn)下來。面對受到侵害的孩子,他們是什么狀態(tài)?該怎樣進行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呢?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為此采訪了宗春山,以下為采訪紀實:
記者:兒童受到性侵害后往往保持沉默,這種現(xiàn)象特別普遍,為什么會這樣?
宗春山:首先,這是一種創(chuàng)傷后的應激反應。不光是孩子,成人也如此,在遇到一個重大的突發(fā)的創(chuàng)傷事件之后,出于人類對自我的一種心理保護,會讓人的整個思維停滯,情緒變得麻木,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tài)。因此,這個時候所有的問話和溝通都沒有任何效果,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進行真正有效的溝通。
第二,兒童往往在受到性侵害之前就受到犯罪分子的威脅了。我們知道,許多性侵犯實施者就是孩子身邊的人,比如繼父、叔叔、哥哥等,這些親人對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內(nèi)心是矛盾和沖突的——他們到底是不是壞人?他們不讓我說,我該不該聽?所以,這些“身邊人”的威脅更具有震懾力,會把孩子們嚇住。
第三,很多孩子受到性侵之后難以啟齒。一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這和我們的性教育有關。他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加上這種回憶本身會給他們帶來新的傷害,讓孩子有強烈的羞恥感、恐懼感,甚至內(nèi)心的傷疤再次被揭開。所以,他們害怕回憶和講述那段經(jīng)歷。
第四,普遍而言,受侵害的孩子往往是被父母忽視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孩子自己會懷疑:我重要嗎?他們在乎我嗎?我說了有意義嗎?于是,孩子們就用沉默來默默忍受這種創(chuàng)傷。其實,這已經(jīng)是這類孩子的一種生活模式或者慣性了,在其他方面受到傷害或者痛苦的時候,他們都會采取沉默的方式。
第五,家庭對“性”諱莫如深,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感覺到在家人面前不能談“性”,大家都有意無意地回避這個問題。換句話說,“性”在這個家庭中是禁止被談起的,是骯臟的、丑陋的。因此,孩子會想:一旦自己說出來,就可能被罵,甚至被打。舉個例子,臺灣自殺女作家林奕含,她在受到性侵害后,幾次向父母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時,都被父母有意無意的堵回去了,而她的父母還是醫(yī)生。所以,孩子在面對家庭這種“無聲的禁錮”中,也只好把苦水咽回自己肚子里,不再去說。
第六,父母急于從孩子嘴里獲得所謂的事實,“你快說呀,快說呀”。我們越是這樣給予孩子壓迫感和緊張感,孩子往往就越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事情。
綜上所述,就是兒童遇到性侵害之后,往往保持沉默的原因很復雜。越是在這個時候,父母越應該鎮(zhèn)定,當然說完全鎮(zhèn)定很難做到,我是指家長應該更多的理解孩子,他們才是最痛的、最恐懼的人。家長要給他們時間,給他們一個平息心態(tài)的過程。只有孩子們有安全感,有歸屬感,有被信任感的時候,才能真正地講出實情。
記者:為什么這么多孩子受侵害后,不敢向家里提呢?
宗春山:孩子們受侵害之后不敢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性教育的缺失和空白,而這個空白教育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父母性價值觀和道德的判斷,父母認為性是骯臟的,不能和孩子談的……那么,到底要怎樣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經(jīng)常有家長問:孩子的性教育幾歲開始合適?其實,“幾歲合適”是一個誤會,孩子從生下來開始就已經(jīng)有性教育了。性教育有兩個層面:分別為顯性的性教育和隱性的性教育。
所謂顯性的性教育是指,家長跟孩子講身體,講生殖器官。而隱性的性教育是指,就是家長對性教育閉口不談,“不談”本身就是談,就是在告訴孩子“這個不能說”。還有一種隱性的性教育,那就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例如,父母在給男孩子買玩具時會買槍,給女孩買玩具時會買娃娃,給男孩買藍色、灰色、黑色的衣服,而給女孩就會買粉色的、紅色的衣服……這本身就是一種看不見的性教育。以及成人經(jīng)常教導女孩要安靜,男孩要勇敢,這些都是性教育。
性教育不僅是生殖器官的教育,還包括人格、道德、習俗、法律等都在其中。所以很多家長問“性教育幾歲合適”,這里的性教育往往是指顯性的性教育。兒童在2-3歲時,就已經(jīng)開始有性意識了,這種性意識往往是一種外在的,例如“爸爸媽媽怎么不一樣”“男孩女孩怎么不一樣”等。因此,有意識的性教育應在2-3歲就可以開始了。
接下來,按照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同年齡要有不同的性教育知識。家長不必擔心如何進行性教育,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兒童性教育書籍,都比較科學嚴謹,家長可以買來看看。此外,在性教育問題上,我們要注意一種害羞的心理。當孩子主動問家長一些性知識時,例如“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如果家長變得很緊張很慌亂,孩子就會從你的表情中感受到這個問題可能不能問,尤其是不能問你。但是孩子認為不能問你,不代表沒有疑惑,于是他們就會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找,或者小伙伴之間尋找。
要知道,從互聯(lián)網(wǎng)和小伙伴那里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就是正確和準確的信息。因此我覺得,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先解決自己的性觀念,解決自己的性意識和性知識。否則,性教育在孩子眼中就成了“免談”。
想想看,性是人生命中的一大部分,我們從性那里開始人生的繁衍,從性那里獲得愉悅,獲得責任……如果我們不去談這個人生中重大的內(nèi)容,那這樣的人生將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更何況,孩子們一定會去獲得這些知識,這是他們學習的能力,也是學習的內(nèi)容之一。
記者:已經(jīng)受到性侵害的孩子,該如何進行心理排解?還需要注意什么?
宗春山:首先,要充分給孩子制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受性侵害孩子此時已經(jīng)沒有安全感了,甚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也被破壞了。這種信任感不僅局限于犯罪分子,可能已經(jīng)對整個成人社會,甚至懷疑異性的父母能不能保護自己,會不會傷害自己。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重新恢復對成人和社會的信任的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孩子的個性,也取決于家長對孩子保護的質(zhì)量。
第二,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錯誤不在他,這也是安全感的一個延伸。有人說,兒童之所以被性侵是因為孩子主動跟對方示好,主動跟別人要零食,對于這種說法,我們要看到問題的深層一面,孩子們主動的背后往往說明他們是被忽視的孩子,是缺少愛的孩子,他們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在獲得關注,只是這種方式對他們來說是有害的、危險的。可他們畢竟是兒童,沒有辦法判斷當自己需要愛、想要獲得愛的時候,哪種方式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健康的。正因為如此,成人不能把責任歸咎到孩子身上,父母首先要反省,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和保護出了問題。
第三,孩子此時是有情緒的,而且他們自己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因此成人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最好的方式就是“玩”,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發(fā)泄,轉(zhuǎn)移注意力,例如撕紙、打枕頭,甚至通過摔東西把憤怒宣泄出來。
第四,父母要跟孩子承諾這樣的事情不再發(fā)生,要承諾家長有能力保護他們的,一句話就能讓孩子重新獲得安全感。
第五,如有必要,可以換一個生活環(huán)境。因為當下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讓孩子有噩夢般的回憶了,換一個環(huán)境對孩子的心理來說,也是一個特別的重要的保護。
除此之外,當家長遇到這個問題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yī),一定要主動去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因為此時受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他們需要心理支持和幫助,做父母的也是如此,家長心理也會受到傷害,例如內(nèi)疚、自責、憤怒、擔心、恐懼、抑郁,這些情緒狀態(tài)也一定會影響到家人,包括受傷害的孩子。
所以,這個時候要接受心理輔導的不僅僅是孩子,甚至涉及到的家庭也應該參與進來,只有家庭氛圍做好,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走出那段陰影。這就是今天我的建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