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综合夜夜黑人鲁色,超91在线,久久夜视频,91av免费在线观看,在线视频二区,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要聞聚焦 > 正文

一個“后進”村寨的蝶變之路

拉祜寨新貌。(人民網 符皓 攝)

拉祜寨新貌。(人民網 符皓 攝)

乘車從綠春縣城出發(fā),沿曲曲彎彎的盤山公路行進87公里,用時3個半小時,才到達靠近中越邊境的拉祜寨。

如果不了解情況,看見拉祜寨中干凈整潔的水泥村道、一棟棟民族特色濃郁的磚混小樓,沒有一個外來者會相信,拉祜寨在2016年前會是一個只有數間窩棚的深度貧困村。

拉祜寨隸屬于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平河鎮(zhèn)大頭村委會,是一個拉祜族聚集村寨。全村有33戶168人,全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以前周邊村寨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現在寨子變好了,我們一定要把脫貧攻堅干好,努力超過他們。”坐在自家敞亮的新房里,一提到拉祜寨的未來,59歲的拉祜寨黨支部書記楊立甫便兩眼放光,雖然漢語說得磕磕絆絆,卻掩飾不住他的興奮勁。

短短三年多時間,是什么讓老支書楊立甫有了趕超周邊村寨的底氣和勇氣?

站在拉祜寨高處,依稀可以看到村民在地里勞作的身影。(人民網 符皓 攝)

站在拉祜寨高處,依稀可以看到村民在地里勞作的身影。(人民網 符皓 攝)

安居房暖民心

拉祜寨屬于典型的民族“直過區(qū)”。

據平河鎮(zhèn)黨委書記李成昆介紹,在新中國成立后,靠著政府的幫助,拉祜寨村民才徹底告別原始生活,融入到現代社會。雖然政府幫助建蓋了住房、分配了土地,但因當地交通、信息閉塞,村民觀念滯后,加之受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影響,2016年以前,拉祜寨的村民依然習慣于靠山吃山,生產力低下,寨子里的土地也荒廢了,被村民私自賣給了周邊村寨,村民一直靠政府救濟生活。很多村里的小孩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村民大多不會講漢語。

“拉祜寨是綠春縣脫貧攻堅工作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2015年10月14日,剛上任不久的綠春縣委書記李國民前往拉祜寨調研,當看到村寨里只有幾間石棉瓦、塑料布搭建的破窩棚,很多村民家中最值錢的家當只有一口鐵鍋時,他不禁眉頭緊鎖,回到縣里后立刻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向全縣發(fā)出了“拉祜寨不脫貧,綠春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就會大打折扣”的動員令。

隨后,牢記著“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使命,29名從各級各部門抽調的業(yè)務骨干組成的扶貧隊進駐拉祜寨。

拉祜寨自此拉開了變革的序幕。

在政府的扶貧資金投入下,2017年1月,歷時9個月,33棟二層磚混結構的安居房在拉祜寨建成,道路硬化、自來水入戶及活動室、公廁、文化廣場等配套工程也同步完工。政府為村民配齊了桌、椅、床、電視、冰箱等家具家電,幫助拉祜寨村民趕在春節(jié)來臨前搬進了新房。

“黨的政策好,讓我們住進了新房,現在再也不用擔憂刮風下雨了。”在拉祜寨生活了大半輩子,風餐露宿過,也住過茅草屋、破窩棚,安居房讓楊立甫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拉祜寨黨支部書記楊立甫在菜地里鋤草。(人民網 符皓 攝)

拉祜寨黨支部書記楊立甫在菜地里鋤草。(人民網 符皓 攝)

發(fā)展生產干勁十足

“原來靠政府救濟,領了補貼就換酒喝,三五個人圍著一桶方便面也能從早喝到晚。”這個曾經在拉祜寨很常見的生活場面,一直讓58歲的朱福忠難以忘記。

朱福忠現任平河鎮(zhèn)平河村委會黨總支副書記,因20多年前曾在大頭村委會擔任過村干部的經歷,對拉祜寨比較熟悉,在組建駐村扶貧隊時,他服從黨委政府安排參與了駐村扶貧。朱福忠深知,要讓生產技能欠缺、內生動力不足的拉祜寨村民革除思想和精神之困,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沒有捷徑可走,只能靠耐心一天天去引導。

參與駐村扶貧的綠春縣政協(xié)黨組成員、拉祜寨臨時黨支部書記李曉忠回憶稱,才進駐的那幾個月,駐村扶貧隊員每天起早貪黑,像保姆一樣,催促村民早起,手把手教村民刷牙、洗臉、洗碗筷、打掃衛(wèi)生,親自到地里教授村民鋤地、種植技能,基本上沒有睡過什么安穩(wěn)覺。

“我們將牙具發(fā)給村民,還親自為村民示范刷牙技巧,沒想到過幾天到村民家中一看,村民拿著一把牙刷在輪流刷。”李曉忠表示,單培養(yǎng)村民養(yǎng)成健康的刷牙習慣,就花了不少功夫。

在依法收回拉祜寨村民的土地后,靠著駐村扶貧隊鍥而不舍的付出,拉祜寨村民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勞動潛力被一步步激發(fā),村民逐步掌握了玉米、稻谷、蔬菜等的種植技術,在實現糧食自足的同時,村里還種植了10余畝黑木耳和165畝優(yōu)質茶葉。

如今,即使遇到下雨天,只要雨勢不大,村民們都會前往地里勞動,這讓李曉忠十分欣慰。

“現在我們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打掃衛(wèi)生,然后帶著干糧在9點出發(fā)去地里種茶葉、干農活,下午5點后才回來。”26歲的拉祜寨村民王久才自豪地表示,在2016年前,一家人的收入主要靠政府補貼,如今加上種植黑木耳等經濟作物,年收入已達到了1.8萬元,未來茶葉采摘后,收入還將持續(xù)增加。

生活有了起色,像大多數村民一樣,王久才每天都干勁十足。

據綠春縣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拉祜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00元,基本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2019年,拉祜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超過4000元。

正在地里栽茶苗的拉祜寨村民。(人民網 符皓 攝)

正在地里栽茶苗的拉祜寨村民。(人民網 符皓 攝)

從“不思進取”到“不安現狀”

住好、穿暖、吃飽后,村民的思想意識也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

在駐村扶貧隊黨員干部的言傳身教下,王久才主動帶領村民發(fā)展生產,并于今年成為了村里的入黨積極分子。

自2007年起,33歲的拉祜寨村民普立嘎一直在外打工??吹郊亦l(xiāng)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普立嘎回到了村里,成為駐村扶貧隊的得力助手。

靠著學習領悟,普立嘎也學著干起了“包工頭”。2018年4月至8月,他帶領15位村民到附近村寨承包管理香蕉地,平均每人分得8000元。2018年9月至12月,他又帶領5位村民到綠春縣??祖?zhèn)小阿谷村承接水渠修建,平均每人收入在5000元以上。

在普立嘎的帶動下,目前,拉祜寨已有14人在外打工。

通過政府發(fā)放的電視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加上駐村扶貧隊的耐心引導,村民越來越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這句淺顯易懂的話,被印在了拉祜寨的房屋上,也刻在了拉祜寨村民的心里。

“如果沒有扶貧隊,我早就不讀書了。”自2017年到紅河州蒙自市讀中專后,16歲的普立好成為村里學歷最高的人。有了國家教育扶貧資金的幫扶,加上李曉忠牽線的好心人的資助,他基本可以免費讀完中專。

在蒙自學習生活兩年來,就讀汽修專業(yè)的普立好熟悉了汽車這個現代工業(yè)產品的基礎構造。每逢節(jié)假日回家,村里的同齡人都會圍著他,詢問在蒙自學習生活的場景,熱切的詢問中滿是羨慕。

“我要爭取再讀大專,畢業(yè)后到外面找工作,賺錢給父母,回報那些幫助過我的好心人。”樸實的話語透露出普立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目前,除普立好外,拉祜寨有28名小學生,其中有10人將于9月份升入鎮(zhèn)上的初中,全村無輟學情況發(fā)生。

“拉祜寨的脫貧工作做好了,就再也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阻擋我們,綠春縣在2019年脫貧摘帽,我們信心十足。”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三年多后,看到拉祜寨這個曾經的“硬骨頭”被啃下,李國民終于舒展了眉頭。

[責任編輯:韓冰曦]
標簽: 村寨   之路   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