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刊文指出,前不久,上級有關部門分給某村兩輛殘疾人代步車,村干部召集村上四名對象拈鬮,令人尷尬的是,兩名肢體殘疾程度較輕的中了鬮,而另兩名肢體殘疾程度較重的卻空手而歸。
“拈鬮”也稱“抓鬮”。通常情況下是用幾張小紙片暗寫上字或記號,作成紙團,由有關的人各取其一,以決定權利或義務該屬于誰。作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方式,“抓鬮”常用于一些無關緊要或者不存在過多爭議的場合,其結果大多也只是讓參與者或圍觀者付之一笑。
或許真是應驗了那句“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原本娛樂化的游戲,竟會被不加思慮地運用到了殘疾人物資的分配發(fā)放之中,隨意任性、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著實令人瞠目。平心而論,“抓鬮”因其固有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從某種程度上講,或許體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概率“公平”,因而有被用于有限資源的分配或者先后順序的確定等情況,但使用這一方法的必要前提是各參與方的初始條件應該是等同或者相當?shù)模⑶业玫酱蠹业恼J同。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上述案例中,四名參與分配的對象因肢體殘疾程度輕重有別,對代步車的需求程度自然也因人而異。忽略這一具體實際和非等同的“初始條件”,而盲目采用所謂公平“抓鬮”的分配方式,其結果必然是不僅未能兌現(xiàn)“公平”,反而失了“公平”。
為官避事平生恥,重任千鈞惟擔當。“抓鬮”分配在貌似公平的“賭一把”背后,暴露出少數(shù)基層組織在決策、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存在差距和“短板”,更折射出我們個別基層黨員干部工作方法簡單、擔當作為缺失的不足和問題??磕轸b開展工作,憑運氣來簡單解決問題,就是懶政怠政思維在作祟,是典型的不作為或亂作為。
“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知非公道不萌于心。” 基層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基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基層干部做群眾工作和群眾打交道,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用“事實”說話,按條件“準入”,絕對來不得半點“套路”,容不下絲毫“忽悠”,尤其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符合條件政策的必須一個不落,不符合的也必須果斷剔除,如此才能彰顯公平,讓人順心服氣。倘若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遇到問題皺眉頭,見到矛盾繞外頭,碰到困難躲后頭,動不動就來一波類似 “抓個鬮”“賭一把”的“神操作”,粗枝大葉、考慮不周的最后,只能是事與愿違,后患無窮,甚至還可能在無形中制造和催生出新的矛盾。
群眾利益無小事,工作“抓鬮”太兒戲。持心如衡,以理為平。畢竟,缺失了干部“擔當”的“公平”,才是對百姓最大的“不平”。(作者:陶濤,重慶市合川區(qū)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