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美國主流媒體的對華意識形態(tài)特征
美國是具有典型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這不僅影響其對外政策,也深刻影響其國內媒體的關注焦點和角度。冷戰(zhàn)初期,美國對華意識形態(tài)以建立在古典自由主義基礎上的反共主義為基本特征,將意識形態(tài)劃分為僵硬的兩極,對中國進行具有強烈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道德主義遏制。[27]而從冷戰(zhàn)后28年(1991~2018)的《華盛頓郵報》涉華社論來看,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的關注轉向了較為現實主義的層面,首要關注中國的經貿問題,對中國在“主義”層面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相對減弱。這表明隨著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程度的快速提高和世界影響力的持續(xù)增強,美國媒體對中國的關注和了解增多,使中國傳統(tǒng)的“紅色”刻板印象逐漸退卻,而更多以國際經貿體系參與者的角色出現。在此意義上,中國正在擺脫傳統(tǒng)西方描繪的刻板印象,進入到國際經貿和分工體系中。
但在對宏大“主義”層面關注弱化的同時,美國主流媒體從所謂“普世價值”角度來評價中國的傾向在增強。相較于冷戰(zhàn)時期從所謂“民主”“自由”等與資本主義制度相關聯的價值觀來指責中國的“落后”“愚昧”“專制”等形象,[28]冷戰(zhàn)后的所謂普世價值觀更側重于“人權”概念,美國主流媒體用狹隘的人權觀來批評中國的政治權利問題,以標榜其所謂的“民主自由”形象,將中國置于道德上的劣勢位置,來貶低中國的國際形象。
伴隨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比重不斷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角色和地位重要性不斷增強,美國主流媒體又著重利用其所謂現代國際規(guī)則概念來構建其對中國批判的合法性,試圖用所謂平等、規(guī)則、公平等話語約束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以此達到制約中國的目的。同時,伴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經貿問題的討論也擴展到更為廣泛的所謂政治安全威脅上,將經貿問題與朝鮮等地緣政治問題相關聯,警惕所謂中國“經濟侵略”。
總體來看,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媒體在傳統(tǒng)“主義”層面上對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有所減弱,但在制度層面利用所謂對等、規(guī)則等國際規(guī)則制約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明顯上升,以此來塑造其新的道德合法性基礎;價值觀層面則繼續(xù)利用其狹隘的“人權”概念,指責中國所謂的公民政治權利等問題,作為其干涉中國內政的手段。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冷戰(zhàn)后全球主流媒體意識形態(tài)演變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國際輿論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8ZDA320)
注釋
[1]Mcfaul, M., "China is Winning the Ideological Battle with the U.S.", July 23, 2019,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19/07/23/china-is-winning-ideological-battle-with-us/.
[2]Dijk, T.A.V., "Ideology and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2006, 11(02).
[3]周琪主編:《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頁。
[4]倪瑞華:《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內涵的語境分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年第9期。
[5]仰海峰:《葛蘭西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及其當代效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年第2期。
[6]Jost, J.T.; Fitzsimons, G. and Kay, A.C., "The Ideological Animal: A System Justification View",in Greenberg, J., Koole, S. L. and Pyszczynski, T., (ed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4, pp. 262-283.
[7]朱振明:《??碌?ldquo;話語與權力”及其傳播學意義》,《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8年第9期。
[8]Dijk, T. A. V., "Discourse analysis as ideology analysis", in Schäffne, C. and Wenden, A. L.,(eds.). Language & Peace, London: Routledge, 2005, p. 18.
[9]蔣繼華:《社會權力視域下的意識形態(tài)生產——論伊格爾頓意識形態(tài)批評的演進》,《學術交流》,2015年第12期。
[10]Entman, R. M., "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 43(4).
[11]Cotterrell, R., "Transparency, Mass Media, Ideology and Community", Journal for Cultural Research, 1999, 3(4).
[12]王立新:《美國國家認同的形成及其對美國外交的影響》,《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3][美]杰里爾·A·羅賽蒂:《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學》,周啟鵬、傅耀祖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第354頁。
[14]李智:《論卡特政府“人權外交”的困境與影響》,《法制與社會》,2019年第7期。
[15]邢悅:《意識形態(tài)在對外政策中的作用》,《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3期。
[16]史安斌、廖鰈爾:《“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態(tài)化”的神話——美國媒體價值觀傳播的歷史脈絡與實踐經驗》,《新聞記者》,2016年第3期。
[17]李娜、張琦:《西方媒體視野下的中國女性形象——一項基于語料庫的批評話語分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18]李英華:《從西方傳媒對中國企業(yè)的新聞報道看中國企業(yè)的對外形象——基于批評性話語分析視角》,《新聞知識》,2014年第3期。
[19]汪徽、辛斌:《美國媒體對中國形象的隱喻建構研究——以“美國退出TPP”相關報道為例》,《外語教學》,2019年第3期。
[20]韋宗友:《美國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基于美國三大主流媒體的文本分析》,《國際觀察》,2018年第1期。
[21]Murphy, C. and Westbury, C.,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elective Exposure: An Objective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of Media Ideology",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2013, 7(3-4).
[22]郭鳳林、嚴潔:《網絡議程設置與政治參與:基于一項調查實驗》,《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第55~57頁。
[23]Chang, T. K., The Press and China Policy: the Illus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50-1984, New Jersey: Alex Publishing, 1993, p. 105.
[24]謝許潭、梁育民:《在“意識形態(tài)”與“公正話語”之間:論美國主流媒體對巴基斯坦的報道》,《南亞研究》,2018年第4期。
[25][?。莸吓撕?middot;撒卡爾:《Python文本分析》,閆龍川、高德荃、李君婷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8年,第171頁。
[26]史安斌、王沛楠:《斷裂的新聞框架:〈紐約時報〉涉華報道中“扶貧”與“人權”議題的雙重話語》,《新聞大學》,2019年第5期。
[27]王立新:《意識形態(tài)與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美國對華政策:以艾奇遜和承認問題為中心的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28]王立新:《在龍的映襯下:對中國的想象與美國國家身份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責 編/郭 丹
郭鳳林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s Ideology
Towards China
—Textu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Washington Post
Guo Fenglin
Abstract: America is a country with a strong ideological inclination, and the American media has spared no effort to reflect the American ideology. A research on the China-related editorials of The Washington Post (1991-2018) with the big data automatic textual analysis method found that: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has focused on China's economy and trade, human rights, domestic reform and other issues, and improved their stereotyped impression of China; paid attention to criticizing China's political rights in the name of "universal values" such as human rights, and adopted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such as reciprocity and rules to construct its legitimacy foundation at the economic level; and extended the discussion of economic issues to the field of political security, and stayed increasingly vigilant against China's rising strength and interpreted it as a threat.
Keywords: ideology,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The Washington Post, big data analysis method, textu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