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敏作品《牽?;ā??!∈茉L人提供
正在作畫的李俊敏。 受訪人提供
農民畫,畫農民,繪鄉(xiāng)村,筆筆劃劃出神采,既記錄著“三農”領域的發(fā)展與變遷,更延續(xù)著農耕文明的精髓與傳統(tǒng)。本期,讓我們走進“中國農民畫之鄉(xiāng)”吉林東豐縣,聽聽農民畫家與畫鄉(xiāng)之間長逾半個世紀的動人故事?!?mdash;—編者
驅車從吉林省遼源市出發(fā),沿303國道向東南方行進一個多小時,便能抵達東豐縣有名的“畫家村”——紅郎頭村。1969年,正是在這座秀水河畔的尋常小村里,一個“農民業(yè)余美術組”悄然成立,孕育了日后與“戶縣農民畫”“金山農民畫”齊名的“東豐農民畫”。
這一年,老李家初中畢業(yè)的兄弟倆正式參加了工作:哥哥李俊敏繼承父業(yè)做起了木匠,弟弟李俊杰到磨米點學起了磨米。在兩人緊張忙碌的勞動生活中,原本只是兒時愛好的“畫畫兒”不期然成了一抹活潑的亮色。
“沒活兒的時候,俊杰愛畫兩筆速寫。磨米點緊靠著中學,引來不少學生跟著畫。”李俊敏說,弟弟開起來的美術組,就是當下“東豐農民畫”的誕生地。“晚上對著燈,找來剪紙、刺繡、年畫做參考,想畫啥就畫啥。”自然而然地,李俊敏也成了美術組里的一把好手。
從“業(yè)余美術組”到“秀水公社文化站”,再到如今的“農民畫創(chuàng)作研究室”,兄弟二人陪伴東豐農民畫走過了半個世紀,被村里人親熱地喚為“大李”與“小李”。
太奶的繡樣,父親的彩棚
李俊敏出生于1951年,長弟弟俊杰一歲。從普普通通的回鄉(xiāng)青年到遠近有名的農民畫家,兩人的成長離不開家族幾代人的積累與陶染。
東豐縣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有哈達嶺自東北向西南循境而過,丘陵緩布,水草豐美。清康熙年間,覆蓋遼河、輝發(fā)河流域的盛京圍場正式設立,東豐便身處其中。幾百年來,在這里生活的人們農牧兼顧、漁獵并舉,在滿漢融合的歲月里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傳統(tǒng)。
裝點家宅的彩棚畫、祭享逝者的棺材畫、愉悅生活的刺繡與剪紙……家家戶戶的老手藝配合各式各樣的節(jié)慶儀式,既記錄著黑土地上的民俗與風物,也凝聚著老百姓們的活力與祝禱。
李俊敏的曾祖母雖非手藝人,卻有著一雙在村里出了名兒的巧手。不論剪紙、刺繡,還是在毛草紙上畫畫兒,曾祖母總是為了全家人的舒心愉悅而忙活著。“逢年過節(jié),端詳太奶的剪紙,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五福臨門’和‘吉慶有余’,也搞清了一個個門神的來歷。”在李俊敏心中,這些幼年場景算得上是“最初的啟蒙”。
更直接且具體的影響,來自父親李洪山。“父親是村里的木匠,也是個精通各種技能的民間藝人。”談起父親,李俊敏流露出滿滿的自豪與懷念,“我爸糊彩棚,做走馬燈,畫棺材畫,刻掛箋,沒有他做不了的活兒。”
從“走馬燈”上的張飛、宋江走進歷史傳說與名著故事,從棺材畫上的“二十四孝”領會鄉(xiāng)土中國流傳至今的孝悌情懷……一天又一天,正是仿佛“無所不能”的父親帶領兒子們養(yǎng)成了揮筆畫彩的愛好:“他的每一樁工作,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除了將“畫畫兒”寫入自己的生活方式,李俊敏還從父親那里學到了做人學藝的原則:“一開始學做木匠,父親就教我‘學手藝要先學會收拾家伙什’。”在去年完成的《木匠》中,李俊敏將一系列裁平取直的“基本功”移入畫中,既以父親為原型,也表達著對自我的期許。“平、正、直”,李俊敏回憶著父親的教導:“為藝之道,亦為人之道。”
直到今日,李俊敏仍珍藏著父親留下來的工具。“這些工具至少有百年的歷史了。”想到父親用它們做了不知多少家具與木雕,李俊敏便感嘆不已,“對我來說,它們不僅是工具,而且是家族手藝的象征。”
1975年,“秀水公社文化站”成立,弟弟俊杰被破格任命為文化站站長。1980年,哥哥李俊敏進入文化站,擔起了組織推廣農民畫的重任。“直到2012年退休,我的職位和工作內容都沒有變動過。”李俊敏說,這30多年的“不變”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為了將自己對農民畫的喜愛實踐到底。
從木匠變身為文化站干事,還有一段小插曲。“我原本已經是七級木工,每個月能掙150元。”李俊敏打趣道,“到文化站后每個月只有38元,光父母妻子的思想工作就做了好多!”
關東的民俗畫,故鄉(xiāng)的風物圖
1956年,父親李洪山完成了東豐第一幅當代農民畫《喜交公糧》。畫面上,頭包白巾的壯年漢子揚鞭向前,駢馬車里堆著小山樣的糧食,少年車頂吹笛,一派金燦燦的豐收氛圍。
2004年,兒子李俊敏用一幅《責任田》將人民公社之后的農村生產故事接著講了下去:晚抽水、晨打藥,雨栽苗、晴鋤草——四個互相關聯的場景中,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激勵的農民正忙得不亦樂乎,充分展示著勞動致富的信心與欣喜。
事實上,《責任田》代表著李俊敏農民畫中的一條重要脈絡——記錄農業(yè)生產關系的時代變化,定格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2014年的《黃牛息耕圖》展示現代農具的廣泛應用,借老黃牛的退休生活講述農業(yè)機械化的時代主題曲。2015年的《九牛二虎一個人》(二稿)截取收割場景,將現代農業(yè)的“一人一機”與傳統(tǒng)勞作的“九牛二虎之力”并置一處,在今昔對照中具現了大跨步式的發(fā)展成果。
這當然并非“大李”筆下東豐世界的全部內容。關東民俗謠諺、鄉(xiāng)村文藝娛樂、農家日常生活……李俊敏從“關東三寶”畫到“莊戶三喜”,從“乳牛生乳牛,三年五個頭”畫到“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畫到“電話、電視加電腦,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細細密密地勾勒著關東田園生活的時空與表里。
“一幅畫講一個故事,畫里是藝術化的生活,講出的是詼諧的道理。”李俊敏擅長連環(huán)畫式的構圖方式,在一幅畫作中連綴同一主題的不同場景,實現畫面感與敘事性的熔融合一。
“首先要畫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感動的。”李俊敏說,自己堅持多年的另一個主張,是保留現代化進程背后,逐漸消失的田園場景,“比如耕牛勞作的場景,養(yǎng)牛馴牛的過程,相牛買牛的細節(jié),老老少少平日里的樂子。”
單是“買牛”這一件事,李俊敏便從不同角度畫了許多遍:捕捉買賣雙方的神情與動作(《牛市》,1988),還原藏在袖筒內的議價手語(《袖里吞金》,2016)等。“山后田間的鄉(xiāng)村愛情故事,過去村里常見的自制玩具,農家娃跟牛羊雞犬的親密互動,都是我畫過的題材。”李俊敏說,希望這些重現“昨天”的畫面,能夠喚起觀眾們心中的鄉(xiāng)愁。
“保持畫里的‘關東’風味與‘東豐’秉性,就要將當地的文化元素轉變成可見的紋樣、色彩與風格。”將滿族傳統(tǒng)圖飾融入農民畫,便是李俊敏摸索出的訣竅之一。“魚代表年年有余,石榴、青蛙象征多子多福,蝙蝠與福氣諧音。”李俊敏一一講解起來,“老一代人從身邊的動植物上得到靈感,再根據工藝需要變形成如今的圖案。比如說剪紙怎么剪才能更形象,刺繡怎么走線才能更加合乎針法。”
蝠蛙游魚,云紋水草,各種圖案裝點著畫中人的衣袖,填充著老黃牛的肌理,勾勒著黑土地的褶皺,為李俊敏的故事畫增添了從具象到寫意的別樣風味。
談到在繪畫道路上與弟弟的關系,李俊敏顯得格外健談:“小時候,在煤油燈下畫,對著墻上的年畫描,他照著我畫,我照著他畫。后來他從事風俗畫研究,我活用木工技術,他擅長掌控大場面,而我更愛‘以點代面’!”在李俊敏看來,攜手共進、和而不同,正是兩人關系的寫照:“我們在農民畫推廣中相互支持,在藝術追求中彼此借鑒。我們同為東豐農民畫的創(chuàng)始人,更是東豐農民畫的傳承人。”
從“自己畫”到“教人畫”
東豐農民畫跳出平面透視法則的拘束,畫風粗獷而細飾綺麗,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1983年,張玉艷的《幸福的晚年》榮獲全國首屆農民畫大展一等獎,讓東豐農民畫第一次走出故鄉(xiāng),進入全國觀眾的視野。1988年,東豐縣與陜西戶縣(現鄠邑區(qū))、上海金山縣(現金山區(qū))等同時被原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xiāng)”,真真兒成了當代中國農民畫的“領頭雁”。
隨后的幾十年中,劉丹、呂延春、郭榮梅等農民畫家接連涌現,在國內大小賽展中屢創(chuàng)佳績。這樣豐碩的成果,離不開兄弟二人在文化站開展起來的農民畫推廣與輔導事業(yè)。
“原本創(chuàng)作是出于愛好,進入文化站以后,就開始思考怎樣把農民畫創(chuàng)作與群眾文化有機結合。”李俊敏說。
2009年,東豐農民畫入選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選址縣城的東風農民畫館正式落成,特為李俊敏辟出一塊場地,既用作工作室,也用作農民畫教學。“搬來縣城以后,每天步行半個小時,在農民畫館教二十來個學生。”李俊敏“詳解”起了自己充實的退休生活,“‘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在家搜集整理圖文資料,還編成了一本以‘牛’為主題的個人畫集。”
對李俊敏來說,“農忙自己畫,農閑教人畫”仍然是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動口不動手”仍是他輔導農民畫的原則之一。
受限于農時節(jié)氣、缺乏繪畫基礎、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多年來,李俊敏摸索出了一整套面對農民學員的教學方法:“一是課程不能設置得太難,二是培訓周期不宜過長。”為了讓大伙拿得住畫筆,李俊敏往往用“臨摹”作為入門:“先照著畫一兩張,既掌握用色、用筆的基礎,又能保持興趣。”
“一個學生叫姜海杰,家庭比較困難,十幾年前跟我學畫,第一課是讓他臨摹我的《關東三寶》。”李俊敏說,臨摹也有講究,只畫人參、貂皮、鹿茸角上的圖案。“他畫著,我講解每個圖案的含義,在提升他創(chuàng)作能力的同時,也拓寬他的知識面兒。”
光有技巧并不夠,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作能力。李俊敏給姜海杰定下的第一個主題,就是趕集。“他爸跟他爺爺都趕集做買賣,我就建議他根據人物和環(huán)境的變化來構思。”最終,姜海杰拿出一副《三輩兒趕集》,再現了“爺爺趕集用肩挑,爸爸趕集開車跑,兒子趕集點鼠標”的新農村故事。
李俊敏說,“動口不動手”的背后,是“理論聯系實踐”,更是對學員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2014年,“中國農民畫精品暨東豐農民畫赴聯合國總部大展”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展出。老師李俊敏的作品《中非對話》被選為贈給聯合國的禮物,學生姜海杰則與呂延春合作完成了主題畫《復興之夢》,堪稱一段佳話。
在桃李滿天下的同時,李俊敏本人也先后獲得了原文化部民間一絕大展銅獎(1994)、中國第二屆工藝品博覽會銅獎(2005)、首屆中國農民畫藝術節(jié)農民畫大展優(yōu)秀作品金獎(2010)等重要獎項,并于2019年被吉林省師范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將農民畫帶入了大學課堂。
目前,在東豐縣,農民畫創(chuàng)作隊伍已達5.2萬余人,除了免費開設的農民畫培訓學校外,各中小學也都設置了農民畫課程。在3000萬元的農民畫年銷售額背后,是近600件獲得國家級獎勵的優(yōu)秀作品,更是5000多名通過創(chuàng)作農民畫獲得增收的農民畫家。
“有這樣的成果,我很珍惜。”即將邁入古稀之年的李俊敏說,自己的女兒、姑爺、侄子、外甥都繼承了這門手藝,外孫在鄭州上大學,學的也是工藝美術設計。“我還要繼續(xù)將東豐農民畫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