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現象是官僚主義的現實表現,一定程度上存在于官場。這一不良現象破壞黨風、社會風氣以及黨群關系,這一現象的產生源于受“官本位”思想影響、權力依附關系存在以及群眾效仿心態(tài)。慎防這一現象需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形成監(jiān)督制約機制以及營造良好社會風氣。
【關鍵詞】黨風 社會風氣 黨群關系 領導干部【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出自《禮記·緇衣》?,F在通常指的是上級領導干部有什么喜好,下級或百姓就更加喜好,指社會上的上行下效現象。治國理政,抓好領導干部是關鍵?!吨抡Z》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風成于上,俗形于下。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不僅關系著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對社會風氣的形成、對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yǎng),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作為下屬、群眾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反之,一味投其所好、溜須拍馬,將導致少數領導干部腐化墮落,違反黨紀國法、污染政治生態(tài)。這種舊時官場陋習,一度沉渣泛起,貽害無窮。為此,必須高度重視,有效防范和及時遏制。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現象破壞黨風、社會風氣以及黨群關系
“上有所好”看似領導干部興趣愛好等小節(jié)小事,卻是關乎黨心民心的大事要事。少數領導干部的“上有所好”容易被圍攻“圍獵”,下屬或群眾的“下必甚焉”容易捧殺官員、敗壞風氣,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消解黨的群眾基礎和執(zhí)政基礎。
破壞黨風。領導干部既是單位、部門下屬的表率,也是群眾的模范,這種表率和模范作用體現在聽其言、觀其行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問題的直接根源在少數領導干部,直接危害在于對黨風、黨紀的破壞。少數基層干部為了謀取某一職位而對上級阿諛奉承,為了獲得某一利益而不把心思放在如何改善民生、發(fā)展經濟上,而是想著領導的個人喜好,滋生出給“表哥”送表、給“房叔”送房的現象。個別領導干部頤指氣使,好大喜功,明知道是溜須拍馬仍照單全收,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少數領導干部就是在這類“糖衣炮彈”中逐漸喪失自我、迷失方向。少數下屬以進入領導干部“愛好圈”“朋友圈”為榮,用盡渾身解數博得領導歡心,心思不在于為人民服務而在于為領導服務,唯官唯上、趨炎附勢,滋生貪污腐敗。這種依托共同“興趣愛好”經營起來的“小圈子”“小團體”,特別容易導致任人唯親、任人唯“好”,嚴重損害“老黃牛”們的信心和干勁,從而破壞黨風、政風。
破壞社會風氣。社會互動理論認為,“表面上看似獨立的個人行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影響,即獨立個體的行為在影響其周圍人群行為的同時,也將會受到周圍人群行為的影響。”黨風連著民風,黨風是社會風氣的風向標。黨員領導干部的身份特殊性決定了其生活作風并非個人私事,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走向具有重要影響。2020年7月,《平安經》掀起了網絡輿論熱潮,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典型案例?!睹献?middot;滕文公上》指出:“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作為領導干部,竟然能夠讓如此水準的作品公開發(fā)行,并在當地官場、文化圈引起一片歌頌贊揚,既映射出了有關領導干部的水平,更折射出了當地不良的官場文化和風氣。
破壞黨群關系。為誰執(zhí)政、靠誰執(zhí)政,是我們黨執(zhí)政要回答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黨員領導干部的興趣和愛好,生活中言行上體現出來的態(tài)度絕非小事。個人有所喜好本是平?,F象,如果把握不好,這種興趣愛好便走向了異化。因興趣愛好結成的朋友圈,領導干部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看似走得更近了,卻逐漸走向脫離人民群眾的反面,“凝聚”了少數,失去了多數。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現象源于受“官本位”思想影響、權力依附關系存在以及群眾效仿心態(tài)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現象的產生既有少數官員本身“官本位”思想作祟,也有下屬或群眾熱衷于借梯登高,迷戀權力依附,搞“立山頭”“拜山頭”的圈子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利益輸送,開展非組織行為活動。
“官本位”思想作祟。少數領導干部不是堅持權為民所用,而是權為我所用。少數下屬傾心于打聽領導的喜好,搜羅金錢金器、古玩瓷器、名人字畫等投其所好,變相地使興趣愛好變成利益輸送的媒介。少數領導干部來者不拒,低買高賣,“雅好”搖身一變成為了斂財工具。少數領導干部利用手中權力,或主觀或客觀地放大個人喜好,究其根本在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信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封建政治法則,無限放大或濫用手中權力,不知道手中權力源自哪里、手中權力用向何方,沒有厘清公與私的界限,沉醉于齊刷刷的點贊,一邊倒的吹捧,在下屬或群眾對個人興趣愛好的滿足中尋找存在感、地位感和滿足感。殊不知,少數這類領導干部根本不懂得“溫水煮青蛙”的道理,逐漸在各類興趣愛好中迷失自我,走向腐化墮落,最終不是被紀檢監(jiān)察機關秒殺,就是被吹捧者所捧殺。
權力依附關系存在。出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現象,究其根本在于少數領導干部以興趣為紐帶,以投其所好作為拉近與領導干部關系的敲門磚。形成圍繞少數領導干部的興趣圈,拉幫結派、團團伙伙,傳統(tǒng)牌局圈、酒局圈升級為高爾夫圈、網球圈、賽馬圈等。風成于上,少數領導干部的下屬不專心提高服務群眾水平,卻努力鉆研領導干部興趣愛好,努力提高牌技、球技,爭取在領導面前出色表現。眾所周知,投其所好的目的在于攀上高枝,形成權力依附關系,以此在職務晉升、評獎評優(yōu)等方面獲得領導關照,看似是以共同喜好走到了一起,實則形成了利益圈、關系網,從而可能出現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的現象。
群眾效仿心態(tài)。黨風、政風和工作作風直接聯系著民心、影響著民風。官場不良風氣直接影響社會風氣,演變成貪污腐化、脫離群眾的風險。領導干部的興趣愛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群眾的喜好,影響著社會風尚。“上梁不正下梁歪”?!俄n非子》中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領導干部的言行舉止,就是群眾的風向標,之所以這么認為,一是源于公權力對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影響;二是源于群眾對公權力的信任?!豆茏?middot;法法》中講:“上好勇,則民輕死;上好仁,則民輕財。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因此,領導干部的興趣愛好,直接影響下屬精神風貌,影響群眾所喜所好。領導干部個人喜好看似是私事,其實超越了私的范疇,把握不好,將影響公權、損害民心,破壞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削弱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
慎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不良現象需要形成黨風、政風、社會風氣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
慎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不良現象重在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和事業(yè)觀,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教育引導群眾這個廣大多數,少些阿諛奉承,多些苦干實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要以優(yōu)良的黨風帶動民風社風,推動全黨全社會優(yōu)良風氣的養(yǎng)成。反之,社會風氣不好,也會滲透到黨內,污染黨風。必須注重“治未病”,強化監(jiān)督制約機制,馳而不息抓黨風、糾“四風”,以良好社會風氣影響并浸潤黨風、政風,形成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
樹立正確權力觀。權力來源于人民,必須服務于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領導干部要始終心系群眾冷暖,關心群眾生產生活,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最大的“上有所好”,形成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下必甚焉”,方是群眾之福,才是人間正道。毛澤東同志在《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中指出:“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論語》記載,葉公問政,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思想觀念上的偏差,必然導致行為方式上的錯位。一些領導干部出書賣書、寫字賣畫,但是少數領導干部的書畫作品的標價不在于內在品質而在于創(chuàng)作者的職務高低,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下獲得“成就感”,完成利益輸送,導致違法亂紀,墜入犯罪深淵。當然,擁有一定藝術水準、劃清公私界限的興趣愛好無可厚非,如果本身文學水平不強、藝術水準不高,卻附庸風雅,最終必然貽笑大方,既影響了自身形象,也影響了政府公信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家都要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構建監(jiān)督制約機制。強化權力監(jiān)督是預防腐敗的重要手段。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認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明晰腐敗的發(fā)生機制,是有效防治腐敗的關鍵。要在源頭上切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攀附心態(tài),就要形成科學管用的權力監(jiān)督制約機制,特別是在選人用人、晉職晉級、獎優(yōu)罰劣等方面,避免一言堂,堅持集體領導、落實“三重一大”等制度,強化制度約束,懲防并舉,形成公開透明、公道正派的政治氛圍。加強監(jiān)督保障,確保各項決策科學民主、合法依規(guī)。同時,加強監(jiān)督體系建設,形成黨內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的協同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建立健全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紅紅臉”“出出汗”,上下級之間、領導干部之間多咬耳扯袖,避免領導干部對自身問題熟視無睹、漸行漸遠。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玩物喪志對個人及組織的危害,要在兼聽則明中保持頭腦清醒,避免在前呼后擁中成為“傻白甜”、陷入低級紅、淪為自戀狂。
營造良好社會風尚。黨風和社會風氣相互影響,相輔相成。這就要求既要有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也需要良好的社會風氣影響和修正黨風、政風。治國之要,首在用人。在《論語·子路》中孔子強調:“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字的本意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端正,讓有德之人當政,政治就會清正廉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用什么樣的人擔任領導干部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作風,就有什么樣的政風、黨風??梢姡x人用人導向問題無論對于領導干部還是對于人民群眾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影響帶動著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變化。廉潔政府建設既要有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制度機制做保障,又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營造氛圍,真正營造起以貪腐為恥、以清廉為榮的社會風尚。
“風成于上,俗形于下”。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樹立標桿、先行一步,形成同頻共振、上下一心的局面。構建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良性互促機制,在“管”上下功夫,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對于違法違紀現象及時糾偏處置;在“育”上下力氣,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這個最大多數作用,注重良好家風培育,凈化好每一個細胞,從而確保社會大肌體的健康;在“導”上做文章,強化理論武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共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9LLKDA003)階段性成果】
責編/謝帥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