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一批中國品牌引發(fā)關注。中國冬奧運動員領獎服上,是民族品牌“安踏”的品牌標志;供應了32種食品的“盼盼食品”,為各國選手和工作人員補充能量……這些品牌不僅在各自領域精耕細作,而且走出了一條跨界融合的路子,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跨界融合,讓不少品牌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消費品概念,融入了時尚元素,凸顯了文化內涵。當報紙的墨印上服飾,“報款”服裝成“爆款”;當故宮的美助力妝容,古典美與現代美交融碰撞;當奶糖的香呵護皮膚,“大白兔”承載的味道更加豐富……近年來,不少中國品牌拓寬品牌維度、提升融合能力,以全新面貌走進大眾視野,翻開了“國潮”風尚新的一頁。既獨特又有價值、既實用又有創(chuàng)意的產品,贏得了新生代消費群體的青睞,實現了品牌口碑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動企業(yè)轉型升級。從這個意義上說,融合力也是品牌競爭力。
圍繞融合發(fā)展的思路,很多中國品牌開啟了探索之路。比如,一些品牌通過主題直播、線上帶貨、文創(chuàng)聯名等方式,拓寬品牌營銷場景;一些品牌致力于鄉(xiāng)村振興,推動生產銷售資源下沉,在特色產業(yè)領域打造消費新品類;一些品牌擦亮文化底色,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博消費領域打開新藍海。無論是擁抱直播經濟、助力農民增收,還是增強文化賦能、加速品牌融合,只有更好滿足人們多元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才能持續(xù)引領消費新潮流,與消費者一道激活品牌價值、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
融合是品牌的創(chuàng)新表達,品質是品牌的立身之本。品牌的價值,會直接呈現在商品質量上。融合發(fā)展,不能只在包裝、營銷上做表面功夫,也不能盲目追趕潮流粗制濫造,更不能罔顧知識產權“山寨”抄襲。產品質量好不好、性價比高不高,需要用品質說話。對品牌創(chuàng)新而言,既要找到符合產品定位和消費趨勢的融合發(fā)展之路,又要以產品質量與市場反饋來檢驗融合效果。從制造到創(chuàng)造、從質量到品質、從融合到創(chuàng)新,中國品牌是精心培育出來的,最終要靠實力鑄就。只有深度開掘品質的“金礦”,提供更好產品、更好服務、更好體驗,才能不斷拓展中國品牌的深度和廣度。
中國品牌,應成為中國一張靚麗的名片。持續(xù)開展中國品牌創(chuàng)建行動,不斷擦亮中國品牌、點亮幸福生活,讓“國貨發(fā)光”、讓美好發(fā)聲,必能在中國品牌融合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