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紅旗去戰(zhàn)斗,踏著鐵人腳步走,雄赳赳氣昂昂,泰山壓頂不低頭……”近日,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舉行。
從空中俯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的“工”字形結構融入松遼大地,訴說著石油工人的萬丈豪情。“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錚錚誓言與滾滾油流一起噴涌而出,鼓舞著石油會戰(zhàn)大軍不畏艱險、迎難而上。
60多年過去了,從第一口油井到如今7萬多口油井,從第一列原油外運到產油超25億噸,從第一支鉆井隊伍走出國門到大慶隊伍進入過54個國家和地區(qū),幾代大慶石油人踏著鐵人腳步攻堅克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閃耀著時代光芒。
將老鐵人的紅旗扛下去
9月7日,大慶油田古龍試驗區(qū)塊傳來喜訊,在非常規(guī)水平井的井場,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鉆達井深4691米,創(chuàng)出大慶油田陸相非常規(guī)井鉆井周期9.98天新紀錄。
成績的取得著實不易。作為大慶油田發(fā)展接續(xù)力量的主戰(zhàn)場,古龍頁巖油屬于陸相頁巖油,是全球油氣勘探開發(fā)的全新領域,沒有成熟的理論、技術、經驗可以借鑒,屬于世界級難題。2020年,得知1205隊隊長張晶請戰(zhàn)去打非常規(guī)油氣井時,隊員們顧慮重重。“1205隊這面紅旗是鐵人老隊長靠著‘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勁頭扛起來的,求穩(wěn)怕難,不是鐵人老隊長的風格。”張晶鏗鏘有力地回應。
2020年12月,1205鉆井隊正式進軍這片勘探“無人區(qū)”。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非常規(guī)井開發(fā)的難度還是超出預想。打到2300米時,非常規(guī)油氣的主力油層“青山口組”成了難啃的硬骨頭。此前,已經有4支隊伍在這兒遇上了麻煩。
上鉆臺記參數,去泥漿池量比重,到振動篩看巖屑,取準、取全每一個數據……白天,張晶緊盯現場,夜里,跟大家“頭腦風暴”,遇到問題就找專家,一起挖點子、想法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7支鉆井隊中1205隊第一個完鉆。成績出來后,張晶帶領工友梳理總結,形成了包含生產、技術、裝備等五個模塊的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高效鉆井模板,并分享給所有鉆井隊。很快,就有一個鉆井隊超越了1205鉆井隊。
“我們打得再好、再快,也只是一支鉆井隊,鐵人老隊長曾說‘咱們的眼睛不能光盯著井架上的小紅旗,要爭黨和國家的大紅旗’,要讓我們這面小紅旗,變成陸相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的大紅旗。”張晶說。
像鐵人那樣有責任擔當
中華技能大獎、“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中國石油首批集團公司技能大師……在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的劉麗工作室,各式榮譽掛滿一面墻,各類零件、模型擺滿了數個房間。
“既然選擇當工人,就踏踏實實當個好工人,要像鐵人那樣有責任、講擔當,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作為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yè)區(qū)采油48隊采油班長,劉麗一直記著剛工作時父親的教導。
那時,技校畢業(yè)的她,底子薄,要學的東西太多,她就拿出鐵人“識字搬山”的勁頭,揣著一本技術書,白天上井對照實物琢磨,下班回家后整理成筆記,細細揣摩,吃透弄懂。日積月累,如今,她的學習筆記摞起來已齊腰高。
加盤根、換皮帶,一根皮帶30多公斤,劉麗從沒喊過一聲累。隨著手上的老繭越磨越厚,她的技藝也愈發(fā)精湛,練就了“一摸工具就知道規(guī)格型號,一看電流就能判斷井下狀況,一聽聲音就能辨別機械故障”的絕活兒,成為一專多能的“崗位通”。
有了過硬的技能本領,劉麗開始嘗試著解決生產難題,為企業(yè)多產油氣、多作貢獻。
過去,抽油機井光桿極易腐蝕,導致盤根盒漏油,嚴重時一天就得更換一次密封圈。密封圈換起來費勁,采油工沒少吃苦頭。蹲在井上,劉麗心想:“這密封圈要是能自己出來就好了!”
有了目標,劉麗開始大膽嘗試,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上下可調式盤根盒”試驗成功,獲得了國家專利。此后的18年里,劉麗先后開展了200多次現場試驗,對“上下可調式盤根盒”進行了五代改進,最終使密封圈更換時間從過去的40分鐘縮短到10分鐘,使用壽命延長6倍,還使每口井日節(jié)電達11度。
由一個人到一群人,以劉麗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12年來,累計培訓技能骨干1.5萬余人次,研發(fā)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獲國家專利174項,推廣成果5000多件,創(chuàng)效1.2億元。“我始終記著鐵人說過的話‘講進步不要忘了黨’,我的崗位就是油水井,我的舞臺在井場,我的根在大慶油田。”劉麗說。
走到哪兒,鐵人精神帶到哪兒
今年是大慶油田“走出去”的第25個年頭。從東南亞到中東,大慶油田中東分公司經理楊兆龍是大慶油田奔赴國際市場的眾多開拓者中的一員。
2009年到伊拉克后,面對保障不足、人員短缺、高溫天氣等問題,楊兆龍與在海外堅守的干部員工用過硬的作風和優(yōu)質的服務,克服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贏得了甲方的贊譽,叫響了大慶油田品牌。
從大慶油田進入伊拉克運行第一個項目,到現在已發(fā)展成6個專業(yè)公司、21個項目部,楊兆龍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他們在海外攻堅克難的“法寶”。
海外工作17年,與家人遠隔萬里,每逢佳節(jié)只能在視頻中“團聚”。“坦白講,我們在海外闖蕩的干部員工,苦是真的苦,累是真的累,但只要我們能闖出發(fā)展的大空間、闖出企業(yè)的新業(yè)績、闖出大慶油田的好口碑,這一切付出都值得。”楊兆龍說。
9月21日,包括楊兆龍、張晶、劉麗在內的8位先進典型獲得大慶油田“新時代鐵人式標兵”稱號。“大慶油田把紅色基因融入高質量發(fā)展血脈,持續(xù)抓典型、樹樣板,培育‘鐵人式’模范,鍛造出新時代頑強拼搏、敢打硬仗、勇創(chuàng)一流的鋼鐵隊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執(zhí)行董事朱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