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4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對于構建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這篇大文章來說,研究它的知識體系就好比頂層設計、謀篇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自主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知識體系,就是一個以中國共產黨為研究對象,以黨史黨建為學術、理論研究主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人為實踐、研究主體,以經驗知識、理論知識為基本類型,以有序組合、內部緊密聯系為主要特征,以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重要支撐的黨史黨建知識的有機整體。其中,“以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重要支撐”尤為基礎和重要,是闡釋“中國自主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知識體系”基本內涵的關鍵所在。
一、就中共黨史黨建學的學科體系構建而言,第一步可先將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黨的領導研究作為支柱學科確定下來,以后再逐步完善。應先從急需的、有把握的、相對單純的學科做起,通過設立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學科為知識體系構建打好基礎,通過設立黨的領導學科為黨史黨建學科的融合發(fā)展積累經驗。待時機成熟后再增加支柱學科的數量,加大學科間融合的力度。這對一門新興的一級學科來說,既比較開拓,又比較穩(wěn)健,是一個相對合適的選擇。
在目前的三大支柱學科中,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是中共黨史黨建學符合邏輯的展開和理所當然的分支,這里不再贅述;而黨的領導則是黨史黨建的交叉點,無論是黨史、還是黨建,都內含著“黨的領導”。
從黨的歷史研究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全國各族人民是黨的歷史的當然主角,黨的領導又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黨的不懈奮斗、理論探索、自身建設的成功,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黨的百年輝煌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已經貫穿于黨的百余年歷史的各方面、全過程,要講清楚我們過去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研究中,就必須突出黨的領導。
從黨的建設研究的角度看,同樣應當突出黨的領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行動指南,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正是“總要求”的第一句話,是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重大建黨原則”、“最高原則”、“首要任務”的一句話。值得注意的是,“建黨原則”和“黨建原則”是有程度上的重大區(qū)別的。建黨原則更帶初始性、目的性、貫穿始終和不可動搖性,因而更帶根本性。我們應從“建黨原則”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因為在黨的建設中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重大建黨原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才能在“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黨建研究也才能稱之為“大黨建”。因此,在黨的建設研究中,必須突出黨的領導。
既然研究黨的歷史須臾不能離開黨的領導,研究黨的建設也處處不能離開黨的領導,是否只須在這兩個學科中言及黨的領導就行,而不必再單設一個黨的領導的專門學科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是因為黨的領導所處的事關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的地位,不允許這樣去做;二是因為黨的領導本身內容的超大容量,也不可能這樣去做。黨的領導不僅貫穿于黨的百余年歷史,而且高居于每一歷史階段的方方面面之上,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十分多樣,科學性、系統(tǒng)性很強。要全程呈現、全面呈現它的狀態(tài)和趨勢,系統(tǒng)揭示、深刻揭示它的經驗和規(guī)律,僅靠在黨的歷史學科、黨的建設學科順便言及,是遠遠不夠的。既需要從黨史和黨建的角度分別加強對黨的領導的研究,又需要單列一個骨干學科,對黨的領導作出從歷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從目標到舉措、從成就到經驗、從現象到本質的充分展示和透徹分析,從而為黨的全面領導的持續(xù)加強提供有力支撐,為黨史研究、黨建研究的融合升華提供新的可能。
黨的領導研究連同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一起共同構成了黨史黨建學之下的三大支撐學科。也可稱之為三門二級學科。至于其他研究和教學門類,比如,馬克思主義政黨相關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史學基本問題、黨建學基本問題、黨的領導學基本問題、黨建實務等也都很重要,但與三個支撐學科相比,它們的層次都要低一些,類似于生物學中“種”與“屬”的關系,可作為二級學科之下的具體課程對待。
在學科設置中,還有一個問題容易出現,就是有什么師資就開什么課。在學科設置中,既考慮需要、又考慮可能,這是對的。但如果只考慮可能、不重視需要,也是片面的。從長遠看,對學校的學科建設也是不利的。學科的設置,主要還是應考慮中央對黨的建設的要求、黨的建設的現實需要以及學科體系自身的科學性、完整性等方面。要有一種只要大局需要,學科體系和知識體系建構需要,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狀態(tài)。
二、就黨史黨建學的學術體系而言,還得分別從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黨的領導研究等三門支撐學科各自的學術體系談起。一個學科的學術體系是在對本學科對象、內容、規(guī)律等問題深刻揭示基礎上形成的“體系化”的理論和知識。一個學科有一個學科的特點,一個學科有一個學科的體系。黨的歷史研究、黨的建設研究、黨的領導研究,既是兄弟學科,又各為獨立學科,在學術體系上,不可簡單地混為一談。
“黨的歷史”學術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重要思想研究、黨的百年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黨的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重大成就、歷史意義、歷史經驗、正確的黨史觀、科學的黨史研究方法等9個大的方面。從縱向看,黨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大的時期。從橫向看,黨的歷史又有“三史統(tǒng)一”和“五史統(tǒng)一”之說。“三史統(tǒng)一”即黨的不懈奮斗史、黨的理論探索史、黨的自身建設史的統(tǒng)一。“五史統(tǒng)一”即在“三史統(tǒng)一”的基礎上增加黨的不怕犧牲史、黨的造福人民史兩個分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這是我們建構黨史研究學術體系中需要始終高度重視的問題。所謂主題主線,就是指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所謂主流本質,就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百年奮斗并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是黨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是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經受各種風險和考驗而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歷史。
黨的建設學是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政黨,主要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歷史過程、本質特征、基本經驗、基本規(guī)律,并用于解釋、回答和解決黨的建設重大現實問題的學科。它是包括黨的建設理論、黨的建設歷史、黨的建設實踐等在內的具有緊密內在聯系的科學知識體系。黨的建設學術體系的主要方面大體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概述、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目標、黨的建黨原則、黨的建設的發(fā)展歷程、黨的建設的方針,黨的建設的主線和布局、黨的自我革命、黨的組織體系、黨的建設的著力點、黨的建設的質量、世界政黨建設的經驗教訓等12個方面。要通過對黨的建設學術體系的建構,搞清楚黨的建設的內涵、外延,明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理論要義和實踐要求。
構建“黨的領導”學術體系,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思想作為首要內容,同時,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基本原則、制度安排、主要方式,把新時代黨的領導的核心要義、理論內涵、實踐要求,把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等作為學術建構的重點加以突出。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對黨執(zhí)政的歷史過程、歷史成就、歷史經驗的研究,加強對黨執(zhí)政的時代背景、風險挑戰(zhàn)的研究,加強對黨的執(zhí)政目標、戰(zhàn)略部署、遠景規(guī)劃、依靠力量的研究,等等,使黨的領導的研究有序而深入。
三、就黨史黨建學的話語體系建設而言,要解決構建中國自主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的知識體系的語言載體并形成體系的問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構建話語體系十分重要。毫無疑問,我們要建構的中共黨史黨建學話語體系,應該是一種民族的、現代的、學術的、專業(yè)的話語體系,應該是一種最能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歷史、黨的建設、黨的領導所展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得出的一系列科學結論、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標識性意義的術語概念等,為我們建構黨史黨建學的話語體系作出了榜樣、提供了示范、指明了方向,賦予了中共黨史黨建學知識體系建構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論資源。比如,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大歷史觀”、“正確黨史觀”、“四個歷史時期”、“四個偉大成就”、“一次偉大飛躍”和“兩次新的偉大飛躍”、“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三個務必”、“兩個永遠在路上”、“兩個結合”、“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等等。這些重要論述、命題、術語、概念本身就是中國自主的中共黨史黨建學知識體系的靈魂、根基和核心內容。同時,對于構建中共黨史黨建學的話語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值得反復學習,仔細琢磨,舉一反三,使黨史黨建學的話語體系逐步健全完善。
(作者為全國黨建研究會顧問、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