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综合夜夜黑人鲁色,超91在线,久久夜视频,91av免费在线观看,在线视频二区,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chuàng) > 正文

古代殿試的內容、特點與作用

【摘要】殿試制度正式確立于北宋開寶年間,此后成為定例。殿試作為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策題多涉及到治國、禮法、軍事、君臣、教化等,尤其是當時皇帝關注的時政問題。皇帝設立殿試策問這種方式,其初衷是為了征詢士人們對于朝政的意見和建議,并據此選拔人才,在中國科舉史上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士子對策問的回答不僅要有見識,而且還要有膽量,要能夠直陳己見,具備一定的政治敏銳性。

【關鍵詞】殿試 科舉制度 策問 對策

【中圖分類號】K23 【文獻標識碼】A

殿試作為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有觀點認為開創(chuàng)者是唐高宗,原因是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開科取士,親自監(jiān)考選拔人才,是科舉史上第一次御試;但此次御試規(guī)模不大,且并未記載是在殿前試人,故唐高宗并非殿試的開創(chuàng)者。后武則天于天授元年(690年),“策問貢人于洛城殿,數日方了。殿前試人自此始”。北宋開寶六年(973年),由宋太祖在宮廷中主持,殿試制度在科舉史上正式確立,此后成為定例。那么,殿試都怎么考?考什么呢?

殿試對策的作用

“殿試”又稱為“廷試”,宋、元時,又間或稱為“御試”。宋初殿試“惟詩賦之用”,但隨著宋代科舉的發(fā)展,殿試策問進而改制。熙寧四年(1069年)二月丁巳朔,中書言:“今定貢舉新制……殿試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賜及第,第三等出身,第四等同出身,第五等同學究出身。”宋神宗詔從之。殿試內容由賦詩論三道題,改為策問一道,無疑是一個進步。“策試”之“策”,本意是指竹片或木片記事著書,人們將考試試題書之于策以提問應試者,故稱“策試”或“制策”,又稱“策問”,給出的題目又叫“策題”;而士子們的回答,則是“對策”。也就是說,到了殿試,考試的內容不再只是文章詩賦,而是策論。以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殿試策問為例,策題中以“制策有曰”“制策又以”等領起的,分別是義理、史傳、糧食儲備、水旱災害,就是四道策問,士子們須就此發(fā)表自己對于經史時務的“對策”。

殿試對策的作用有三:一則作為科舉的最高級考試,它以策問的形式,促使士人們關心政事,借以辨其謀略。二則皇帝出于對其統(tǒng)治機構效能的考慮,借以選拔、儲備人才。三則加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燕翼詒謀錄》云:“自唐以來,進士皆為知舉門生,恩出私門,不復知有人主。……藝祖皇帝以初御試,特優(yōu)與取放,以示異恩,而御試進士不許稱門生于私門,一洗故習。”殿試策問之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恩出私門、座主門生結為朋黨的弊端。

殿試中“策問”的特點

殿試中的策問,不論是否皇帝親擬的策題(也可能是大臣擬撰、皇帝選定),其主題最終都由皇帝決定,均體現出皇帝對治國理政的思考。一般地說,殿試的“策問”有以下特點:

一是皇帝常在策問時表明禮賢下士的態(tài)度。殿試不僅是一場選拔官吏的考試,也是皇帝聆聽考生對時政看法的一次機會,皇帝以謙虛的、禮賢下士的口吻來提出問題,就是要表達這種需求?;实壅\懇地表示,殿試的目的是為了治世安民,自己雖努力治國,但在諸多方面還不夠理想。因士子們來自社會的各階層,又飽讀詩書,明于道義,留心當世時務,所以望士子們開誠布公,悉心以對,大膽提出意見和建議。如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庚戌科考策問,開頭即說:“朕德不類,托于士民之上,所與待天下之治者,惟萬方黎獻之求,詳延于廷,諏以世務,豈特考子大夫之所學,且以博朕之所聞。”

二是皇帝希望士子們就時政等問題提出看法?;实鄣牟哳},會涉及到治國、禮法、軍事、君臣、教化等,尤其是當下的時政問題,是皇帝著力思考的。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為例,策題的最后說:“朕自蒞祚以來,夙夜兢兢,圖光先烈,于茲有年。然而治效未臻其極,豈于是道有未行、是法有未守乎?抑雖行之守之,而尚未盡若古乎?子諸生明經積學,究心當世之務,必有定見。其直述以對,毋徒騁浮辭而不切實用,朕將采而行之。”在國家出現新問題時,皇帝會針對社會現實情況向貢士們征詢建議和良策。如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策問:“朕承宗廟社稷之讬于俶擾阽危之后,懷父母兄弟之憂于攜貳單微之時。念必撫民以格天,庶幾悔禍以靖難。踰年于茲,寢興在是。故府庫殫匱,軍費倍滋,而賦斂加?。煌饣嘉磸?,寇盜尚多,而追胥有程。”此年是靖康之變發(fā)生的次年,外有強敵,內有盜寇,皇帝頗希望士子們拿出高見,以求得局面的迅速穩(wěn)定。

三是皇帝常借歷史上的有為之君,來表達理想、愿望。殿試“策問”中,皇帝常借歷史上正面的例子,來表達某種理想、愿望。如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辛未科策問:“嘗聞漢興四十余年,孝文專用德化,遂能移風易俗,興于禮義,斷獄數百,幾至刑措。章帝繼建武永年之政,事從寬厚,人賴其慶,郡國所上符瑞,合于圖書者數百千所。嗚呼,盛哉!”借贊嘆漢文帝、章帝的寬厚德政,來表達他渴求盛世之治的愿望。

殿試中“對策”的特點

殿試時的“對策”,是應試者根據策問而作出的答復,這是一個讀書人在經歷了多年的苦讀之后,第一次有機會能在皇帝面前陳述自己的政治見解。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士子走向仕途的關鍵,而且其為官從政的理念,也會在對策中得以體現。殿試中的對策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對策中常有頌上之辭。殿試答卷關乎考生的前途,策問中雖極力向士子表明要直言不諱,但當它的閱卷者是最高統(tǒng)治者時,對策時多用“臣聞”“臣謹案”“臣愚以為”等謙辭來說自己的一得之見,不免有語含諂媚、歌功頌德之詞。如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狀元王十朋,在策文中稱宋金紹興和議之后,“倉廩富實、貫朽粟陳,如成康文景時可也”。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狀元衛(wèi)涇在策文中說,“臣恭惟陛下聰明天縱,并隆五三……”。實際上這些都是在吹捧,因為這與史實明顯差距太大。

其二,要順應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對時政須有獨到見解。殿試策題多是當時皇帝關注的政治焦點的反映,士子對策問的回答不僅要有見識,而且還要有膽量,要能夠直陳己見,具備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如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壬子科就問以“中興之本”,當是時,南宋政權剛剛趨于穩(wěn)定,金兵仍有南下之意。針對這一現實,張九成在對策中指出:“臣觀金人有必亡之勢,中國有必興之理。夫好戰(zhàn)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劉豫背叛君親,委身夷狄,黠雛經營,有同兒戲,何足慮哉。前世中興之主,大抵以剛德為尚。去讒節(jié)欲,遠佞防奸,皆中興之本也。”這篇對策指出了金人窮兵黷武、喪失故俗、人心不服三大必亡之勢,對金人立偽齊劉豫傀儡政權則大加撻伐,并以“皆中興之本也”緊扣題目。張九成以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深刻分析了當時的政局,堅定了宋高宗中興的信念?;实叟e行殿試策問,就是希望從策文中得到一些治國施政的啟發(fā),考生在答卷中針對國家面臨的現實困難提出自己的見解。

策問中,皇帝還常常會給考生一些提示,讓考生依照其心中的意思作答。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殿試策問:“昔列圣之相繼,大一統(tǒng)而馭宇,立綱陳紀,禮樂昭明,當垂衣以治。何自弗寧,少壯盡行,內騷華夏,外戍八荒,牝馬胎駒于行伍,旌旗連歲于邊陲。此果好殺而有此歟?抑蠻貊欲窺而若是歟?觀之往事,亦甚艱矣。今欲罷乘機,絕遠戍,垂衣以治,又恐蠻貊生齒之繁,不數十年后為中國患。當此之際,似乎失今可乘之機,豈不為限。今興止未判,其于乘機絕戍,孰可孰不可?爾諸文士論之,以安內外,朕將親覽焉。”士子從行文中能讀出,對于剛立國時國家建設和軍事戰(zhàn)略的矛盾,皇帝并不希望垂衣而治,而是恐怕“蠻貊生齒之繁,不數十年后為中國患”,考慮以戰(zhàn)爭來消滅戰(zhàn)爭,這是他的基本思路。換言之,皇帝先闡述一番自己的思考,以引導考生,然后再在此基礎上明確地提出問題,讓士子來回答。

其三,除了對時事多加關注之外,還要注意史學問題。殿試策問要求具有廣博的知識,士子們除了對時事多加關注,還要注意史學問題。一般地說,史學考題多附于經學之后,作為經史題出現。史學問題的出現,與統(tǒng)治者重視史學經世致用、服務現實政治的功能有關。例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殿試策問:“有志三長之學者,夙習發(fā)明、書法、考異、集覽、諸家之言,能研核折衷而切指其利病否?”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癸未科殿試策問,詢問《史記》《后漢書》《晉書》《梁書》和《宋史》中《循吏》《儒林》《文苑》《忠義》《道學》等列傳的設置是否合理,“其分門各當否?”

其四,寫作對策還要思辨能力與文學才華并重。從實際情況來看,在殿試中脫穎而出的對策,往往不失對君主家國的樸素、忠厚的情感。例如,宋紹興二年(1132年)張九成的狀元策,其中言及徽、欽二帝北擄云:

若陛下之心,臣得而知之。方當春陽晝敷,行宮別殿,花氣紛紛,想陛下念兩宮之在北邊,塵沙漠漠,不得共此融和也,其何安乎?盛夏之際,風窗水院,涼氣凄清,竊想陛下念兩宮之在北邊,蠻氈擁蔽,不得共此疏暢也,亦何安乎?澄江瀉練,夜桂飄香,陛下享此樂時,必曰:“西風凄勁,兩宮得無憂乎?”狐裘溫暖,獸炭春紅,陛下享此樂時,必曰:“朔雪袤丈,兩宮得無寒乎?”至于陳水陸,飽奇珍,必投箸而起曰:“雁粉腥羊,兩宮所不便也,食其能下咽乎?”居廣廈,處深宮,必撫幾而嘆曰:“穹廬區(qū)脫,兩宮必難處也,居其能安席乎?今閭巷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樂,陛下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以金虜之故,使陛下冬不得溫,夏不得凊,昏無所于定,晨無所于省,問寢之私,何時可遂乎?在原之急,何時可救乎?日往月來,何時可歸乎?每歲時遇物,想惟圣心雷厲,天淚雨流,撫劍長吁,恩欲掃清蠻帳,以還二圣之車。”

這里的文辭極為精美,意思也很沉痛。通過描寫江南之和美,對照朔北之荒寒;描寫宋高宗趙構之安樂,對照被擄的二帝之悲苦。無論宋高宗的真實心理究竟如何,張九成的排比式描繪則入情入理,撼人心魂,令人贊嘆。

其五,掌握好頌美與譏刺的平衡。有些讀卷官為了避免某些直言文章會觸碰皇帝的“逆麟”,以免引起反感從而招致災禍,所以在評閱殿試卷時,將可能越軌的殿試卷擯斥在一甲御覽名單之外,或者在推選過程中,贊同者與反對者進行折中處理,將預擬靠前的改為靠后的位置。因此,士子們答題時較注意頌美與譏刺的平衡,以免在名次上吃虧。

須補充說明的是,殿試有一定的規(guī)程,對不恪守規(guī)程者會給予嚴厲處分。如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就寫作內容下詔說,“不寫經傳本旨,不循禮制,及引用《列》《莊》背道不經之言,悖謬尤甚者,將試卷送出,以憑本部指實,奏請除名,不許再試”。

其六,殿試有時會以書法論優(yōu)劣。字的好壞,起初并沒有作為衡文的標準,而是作為卷面形式來要求的,字體工整即可;殿試有時會以書法論優(yōu)劣,這是明清時形成的習慣。據尹直《謇齋瑣綴錄》記載:“成化丙戌廷試,王冢宰以程敏政卷字精楷,力贊為第一。公曰:‘論文不論書。’卒取羅倫第一。”明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殿試,王翱主張程敏政為狀元就有書法好的因素。又如,清道光九年(1829年),龔自珍參加會試中第,殿試中他的論策文洋洋千言,歷舉時事,切中痼弊,閱卷大臣無不嘆服,但由于龔自珍不善小楷,書法不夠工整漂亮,最后排到第三甲第十九名,只能被賜“同進士”出身。

總體看來,皇帝設立殿試策問這種方式,其初衷是為了征詢士人們對于朝政的意見和建議,并據此選拔人才,在中國科舉史上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但是,由于不少士人沒有過政治上的歷練,甚至生活閱歷都相當欠缺,他們在對策中所發(fā)的議論,大多數也只能是書生意氣,難有比較成熟的政治見解,這一點也是需要指出的。

(作者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責編/于洪清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