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基層黨員干部,要學深悟透全會精神,自覺當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員,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在宣講語言、形式、內容上下功夫,把全會精神講好、講活、講透,讓廣大群眾真正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善用“群眾語言”講,讓宣講語言“接地氣”群眾聽得懂。正所謂,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基層宣講要入鄉(xiāng)隨俗、貼近群眾,善講群眾語言,能讓群眾聽得懂才是硬道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在宣講時如何做到更接地氣、讓群眾聽得懂,是基層黨員干部面臨的“實戰(zhàn)課題”。這就需要基層黨員干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在宣講過程中調整好語言風格、表達方式,改變以往“照本宣科”式宣講政策、“自說自話”式溝通交流,不說套話、空話、廢話,而是落實到全會提出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上來,多結合地方實際,用群眾聽得懂、質量高、效果好的家常話、大白話把理論內容講清楚、政策措施講明白,還可以穿插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話、歇后語、方言、俗語,把黨的理論和政策生動形象表達出來,使群眾一聽就明白,讓黨的好政策、“好聲音”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能用“創(chuàng)新方式”講,讓宣講形式“冒熱氣”群眾記得住。群眾在哪里,宣講就到哪里。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開展理論宣講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讓群眾記得住、傳得開,關鍵要看宣講的方式方法?;鶎狱h員干部要根據宣講對象的不同,將宣講活動安排在老年食堂、農家院子、村頭巷尾、大樹下、鄉(xiāng)村祠堂等地,用“小馬扎”“板凳會”等深入一線的方式,與群眾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通過“理論+故事”“理論+家常”“理論+問答”等交互式聊天的方式,解讀三中全會內容中群眾最關心的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就業(yè)等具體民生問題,及時把黨的政策傳遞到群眾的心窩里。還可以采取情景劇、快板說唱、三句半、地方戲曲等群眾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生動形象的宣講,做到文藝搭臺、理論唱戲,讓群眾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群眾對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底氣。
多用“鮮活事例”講,讓宣講內容“聚人氣”群眾用得上。理論宣講的目的在于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一堂好的宣講課,就是一頓豐盛的“精神盛宴”,關鍵在于讓宣講內容“活”起來、讓群眾有共鳴。對此,基層黨員干部一方面要做好宣講前的“備課”,通過實地走訪、蹲點調研、座談會議等方式,切實摸清基層群眾關心什么、在意什么、期盼什么,提前收集好相關事例素材,“量體裁衣”制定宣講內容,達到引發(fā)共鳴、凝聚共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多用鮮活生動的事例來宣講,緊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政策內容,如教育改善、就業(yè)與收入、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耕地保護、土地流轉等,說身邊故事、親身經歷、切身感悟等,將全會精神講得更生動,讓群眾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新變化,才能使群眾受到啟發(fā)、感到有用。(作者:魏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