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行山上的“打石匠”到寧化百姓口中的“谷滿倉”,最后活成了福建東山百姓心中的“谷公”,谷文昌用赤誠的公仆之心描繪著“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好干部模樣,在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領(lǐng)導干部要以“谷公”精神為指引,樹立正確的權(quán)力觀、政績觀、事業(yè)觀,以公仆之心、擔當之心、干凈之心寫實為官的“一筆一劃”,走好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為官正道”。
涵養(yǎng)“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公仆之心,走好“為民服務(wù)”之道。在東山的14載,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群眾盼望什么,他就幫助群眾解決什么,為此,他的足跡遍布東山的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當群眾面對滾滾怒濤,生產(chǎn)出行受到極大限制時,他充分吸納群眾意見,走到一線實地踏勘,進行反復的調(diào)研論證后,帶領(lǐng)干部群眾修筑了一條連接大陸與海島的海堤,促使“天塹變通途”。當群眾反映“東山?jīng)]有一條像樣的公路”時,他強忍著病痛的折磨,帶著群眾一起日夜修路,在60年代就實現(xiàn)了公路的“村村通”。當群眾飽受旱澇災(zāi)害折磨時,他與群眾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帶著干部群眾打大井、建水庫、修水渠、挖溝排洪,用自己的行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傳承“谷公”精神,就要堅定不移地走好群眾路線,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群眾的訴求作為最緊迫的事,以“群眾之事無小事”的責任感和“群眾之事皆急事”的急迫感,真抓實干紓民怨、暖民心,用“辛苦指數(shù)”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磨礪“拼盡全力治風沙,久久為功造綠洲”的堅韌之心,走好“實干擔當”之道??吹斤L沙肆虐的東山,面對常年飽受風、沙、旱、澇侵襲,即使有土地也沒辦法種出莊稼,只能靠四處乞討維系生命的當?shù)匕傩眨任牟敿淳拖露?ldquo;誓要救民于苦難”的決心,為了踐行這個承諾,他一頭扎進去,風雨無阻地堅持了14年,只為了從根子上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在14個春夏秋冬里,他成立的這支“沙荒調(diào)研隊”踏遍了東山的421個山頭,在風沙的拍打下踏勘、記錄,反復“論證—實踐—總結(jié)”幾十次,哪怕種下的幾十萬株苗木風沙吹散、掩埋,哪怕一開始種植的木麻黃僅成活9株,哪怕被百姓調(diào)侃“神仙也治不住風沙”,他依然堅如磐石地實踐在防風固沙的一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堅持下,一個個“不可能”終究變?yōu)?ldquo;可能”,先后8次種植的3.4萬畝木麻黃在38公里長的海岸線上為群眾筑起了一道道“綠色長城”。傳承“谷公”精神,就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勇于沉下心、俯下身,扎扎實實地干于民有利、利于長遠的事,多做為民造福的事,多解決群眾不滿意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多做不留歷史遺憾的事情,在服務(wù)群眾、奉獻群眾中體現(xiàn)價值,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交出群眾滿意的時代答卷。
守好“不沾公家一點油,不謀一己之私利”的干凈之心,走好“廉潔從政”之道。谷文昌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這樣一句話“當領(lǐng)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他是這么踐行的,更是這樣嚴格要求家屬子女的。當二兒子高中畢業(yè)后可以留城時,他堅持讓他到偏遠山村先接受鍛煉。當二女兒看電影沒錢,在售票員的“通融”下看完電影回家時,被他嚴詞責罵,并嚴令女兒拿錢去補電影票。當有關(guān)部門提議,把他當臨時工的大女兒轉(zhuǎn)為正式工時,他嚴肅地說道“領(lǐng)導干部,不能向組織開口給自己孩子安排工作”。當兒子趁他不在家,把公家配的自行車推出去騎著玩時,他狠狠地責罵了兒子,讓兒子不能把公家的東西為自己所用……正是從這樣的一個個細節(jié)、一件件小事,讓谷文昌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尊敬和信任,讓他清白持家、干凈做事的公仆形象愈發(fā)立體鮮活起來。傳承“谷公”精神,就要時刻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堅守紀律紅線,保持敬畏之心,做好從政路上的判斷題和選擇題,始終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要高懸心中明鏡、緊握手中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自覺凈化“三圈”、端正“三觀”,走好廉潔從政的“陽光大道”。(玉溪市紀委監(jiān)委 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