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中國式現(xiàn)代化,民生為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抓改革、促發(fā)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民生無小事,黨員干部要以認真較真的精神,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交出更有溫度、更有質(zhì)感的民生答卷,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群眾關(guān)切當有呼必應(yīng)。點滴小事里有百姓心聲,柴米油鹽間有萬家憂樂。“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群眾的呼聲、期盼,牽涉的往往都是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也是黨員干部干好工作的“晴雨表”“發(fā)令槍”,哪怕只是涉及“一針一線”的“小事”也要認真較真。只有干部把群眾放心上,群眾才會把干部記心里,只有對群眾的呼聲“有求必應(yīng)”,群眾對組織的號召才能“一呼百應(yīng)”。問需于民方知冷暖,問計于民方知虛實。黨員干部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多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企業(yè)車間,把民情摸實、把問題理清、把癥結(jié)找準,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干勁,誠心誠意聽民聲,踏踏實實解民愁,讓群眾感受心貼心的溫暖、看到實打?qū)嵉淖兓?/p>
踐諾為民要言出必行。人無信不立,無誠不久。群眾不僅看干部話講得好不好聽,更看說出來的話算不算數(shù)。如果對群眾打官腔、開空頭支票、做表面文章,則破壞的是干群關(guān)系,損害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谷文昌等黨員干部,永葆為民初心,用一生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把豐碑立在了人民群眾心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向標桿模范學習,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對群眾說過的話、承諾的事,要較真碰硬,說一件干一件、抓一件成一件,該辦的堅決辦、不能拖,能辦的馬上辦、不能等,難辦的想法兒辦、不能放,協(xié)辦的合力辦、不能推,切實將為民承諾化作擲地有聲的落實舉措,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民生實事應(yīng)一抓到底。面對民生之重,每個承諾的背后,都是黨員干部的挺膺擔當;每個承諾的兌現(xiàn),都是對群眾冷暖的深沉關(guān)懷;每個承諾的堅持,都是對“魚水情深”的真切守護。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久久為功才能行穩(wěn)致遠,為民造福就要有這種堅守堅持的“較真”勁頭,鍥而不舍、一抓到底。黨員干部要以人民滿意為尺、向人民滿意而行,正確把握“顯績”與“潛績”、當前和長遠,對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迫切的問題,緊抓快辦、立說立行,對長期任務(wù)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之以恒紓“痛點”、通“堵點”、補“斷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扎扎實實做好打基礎(chǔ)、利長遠、出實效的好事,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轉(zhuǎn)變,讓民生答卷寫滿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劉鵬瑋、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