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蒙古自治區(qū)12盟市經濟轉型能力的測評及排名
通過應用修正后的以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產業(yè)結構轉換能力三個指標為核心的經濟轉型能力評價體系,結合相關的公開統(tǒng)計數據,對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12盟市的經濟轉型能力進行測算。經過對不同盟市間經濟轉型能力得分、分項指標得分的比較,對各盟市的經濟轉型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
通過應用修正后的以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產業(yè)結構轉換能力三個指標為核心的經濟轉型能力評價體系,結合相關的公開統(tǒng)計數據,對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12盟市的經濟轉型能力進行測算。經過對不同盟市間經濟轉型能力得分、分項指標得分的比較,對各盟市的經濟轉型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
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雜志發(fā)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其中“工匠精神”和“洪荒之力”“供給側”等從上百個候選詞語中脫穎而出,入選本年度十大流行語。“工匠精神”自提出后,迅速引起全國上下的廣泛共鳴,反映出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對高端技藝、精湛技術的高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弘揚勞模精神,須先培育工匠精神。自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國家治理及改革的任務再次將政治學的重要話題——現代國家構建的命題提上日程。國家治理的目標就是要讓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人民的自由、民主和福利是人民幸福的保障;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自治化及相互寬容自律,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中國國家治理的問題意識 中國領導人提出“兩個百年”目標:一是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交通網絡體系的快速發(fā)展,區(qū)域經濟空間結構和聯(lián)系方式出現了顯著變化,大城市與周邊地區(qū)日益趨于一體化,形成新的空間聚集形態(tài)——大都市區(qū)(metropolitan-region),其在20世紀后半期已成為發(fā)達國家城市體系的主體形態(tài),在促進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乃至全球發(fā)展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目前已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大都市區(qū)。但大都市區(qū)的管理往...